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用户的总量的不断增长,与之相关移动业务和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也步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移动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商和服务的提供商,无论从产品还是从服务质量上也取得了一个飞速的发展。但在这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非常突出的矛盾。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商在满足大幅度增长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服务的同时也能适应移动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和平台、服务接口与政策的不断改变和更新。通信网络在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型、第二代数字型移动,移动运营商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市场需求,不断对运营网络进行升级、扩容、换代。移动的服务运营支持系统也在这一过程中也处于一个不断的更新升级状态。与此同时又形成的一个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市场,用户对于应用软件数量、种类和服务质量要求也相应的不断提高。移动应用软件商正好就处在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中间位置,用户和运营商两方的任何变化都能使得移动应用软件商的开发和运营成本成倍的增加。这些就要求移动应用软件商必须要有一个优良的架构模型来解决和适应这种变化。能在发展的同时一方面更加关注做好软件产品的开发和用户服务,另一方面又能和移动运营商进行良好的服务捆绑与整合。特别是软件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长产品线越来越长的时候,产品的服务能逐步的跟上并升级。这就使现在处于转型期的移动应用软件商,需要基于“统一化模型”思想来设计的最直接原因。“统一化模型”思想可以适应这种需求的多样性并解决移动运营商网络和服务规范的复杂性,使公司的软件构架、软件结构与流程做到灵活变更。“统一化模型”就是公司对于软件需求与服务的一个预制标准模型,它是抽象出用户需求后形成的一个统一化模型。它保持模型在各产品线中的通用性一方面满足用户需求的多变性,同时另一方面又保证模型与移动运营商平台的兼容性。它使软件在满足移动运营商的标准和要求的同时,所有的软件服务流程和应用功能模型能够互相组合,并快速形成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统一化模型”的思想就是要求“规范”、“标准”和“业务流程”不被轻易的固定(或是“写死”)在程序和产品的代码中。而是将这些“规范”、“标准”和“业务流程”从程序中抽象出来,并组合形成“统一化模型支撑库”。在用户需求变更,或是移动运营商的规范变更时不需要对每一个程序和软件产品,或是每一项“应用服务”相关的代码和模块发生大规模的更改,而只需要对“统一化模型”的相应部分进行少量的变更就能让所有产品都能既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又能适应移动运营商的服务规范的改变和支撑系统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