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主要贸易伙伴因多种原因,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文件中坚持加入了几项对中国贸易不利的条款。“非市场经济”条款存在明显问题,因为不能反映中国产品的实际情况,客观上鼓励了一些国家运用“市场经济条款”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据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已经达到700起左右,为全球之最。由于其他世贸成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中国企业在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时处境极为不利,不但败诉率高,而且被裁定的倾销税率也让很多企业难以承受。最重要的是,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忽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是不公平的。
我国是近年来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出口贸易每年都由于遭遇国外反倾销起诉而受到很大损失。而在针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反倾销调查中,“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并败诉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正在逐渐成为我国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核心瓶颈。从倾销、反倾销的理论角度对“非市场经济地位”进行本质的分析理解,并且有针对的提出积极性的应对措施,将有利于我们深层次理解国际贸易环境现状,并有助于营造公平的国际市场环境,为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针对当前所存在的情况,本文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概述了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并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国家”背景、性质以及欧美等国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内容的相关规定,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并正确应对“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