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愈来愈小,各种文化的交流也愈来愈频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扩大,中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希望尽可能全面、正确、详细地了解中国。与此同时,为了走向世界,中国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外介绍和宣传自己,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以期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对外新闻报道是海外人士获取有关中国信息的窗口,其翻译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宣传的效果和国际形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反映文化。新闻报道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文化内容必然在新闻中语言中得到体现。新闻用语的一大特点即文化负载词汇的频繁运用。这些文化负载词是对中国独特文化的直接反映,然而却是跨文化交际和汉英新闻翻译的难点和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已有不少关于英汉新闻翻译的研究,但汉英新闻翻译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力图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分析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全文共分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即引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回顾了前人对汉英新闻翻译的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研究的方法论。第二章是对新闻及新闻翻译的概述。作者首先给出不同学者对新闻所做出的定义,接着阐述了新闻语言的特点,新闻翻译对社会和文化所起的作用及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对新闻翻译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第三章讨论了不同学者对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分类。本文作者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己对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并将新闻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三类,即政治文化负载词、经济文化负载词及其他方面文化负载词。第四章是对文化负载词相关理论的回顾和阐述。作者分析了文化与语言,文化与翻译,以及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因为源语文本是翻译的出发点,那么是否以源语文化为导向就成为文化翻译的落脚点,因此作者介绍了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归化与异化理论,作为研究翻译新闻中中国文化负载词所采用翻译方法的理论依据。第五章重点阐述和讨论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作者首先界定了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认为准确、清楚、可读性强是译者在翻译新闻中的文化负载词时所要坚持的原则。接下来,作者介绍了中外不同学者对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的研究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具体方法并通过详尽的例证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了每种翻译方法的优劣。最后,作者通过对全文总结,指出“异化”应是新闻译者在处理中国文化负载词时优先考虑采用的策略,以利于保存汉语的文化韵味,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力;而“归化”翻译作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模式,则有利于避免文化冲突,增进相互理解,实现跨文化交际。而新闻翻译工作者作为跨文化传播者,不仅要较高的有双语能力和双文化意识,更要有很强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感。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在中线法堆坝理论与工艺方面的研究很少,而且工程实践经验亦很缺乏,但许多矿山又急需采用中线法进行高堆坝,以解决尾矿堆存问题。为此,本文以云南省羊拉铜矿拟建的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难治的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0.4%。其病理变化以增生性滑膜炎为特点,逐渐导致关节软骨破坏,最终造成关
以某实际工程中的大型地下车库顶板为例,对无梁楼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不同的柱帽结构形式,采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进行建模计算,求出不同柱帽结构形式下的配筋值,并且进行了
1937-1949年的抗战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印迹。在抗战文学史上,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发挥了文学的宣传教育功能,成为动员人民投身民族抗战事业
通过对电子书包教学的情况分析,总结了教师应用电子书包教学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学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供帮助。阐述了应用"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对教师进行信
在AD的发病过程中,多种信号分子的含量异常及分布改变,以及信息传递通路异常,在AD病理改变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传递与信号通路异常是AD发病机制的一个共同途径。第一,AD
<正>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总经理陈俊一直都有的梦想:创造一个真正属于一群人的地方,所有人在一起工作、学习、生活、茁壮成长。从2000年开始,软件园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
当前,高科技伪造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防伪鉴别难度越来越大。将非对称加密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相结合进行防伪技术创新,构建基于非对称加密技术的二维码防伪系统,并对该系统安全
长期以来,戏曲现代戏所赖以生存的,不是艺术优势,而是题材优势。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其优势无可取代。然而,至今我们的戏曲现代戏仍然在探索、在实验,从理论到实践,从创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