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坡结构类型的划分、变形破坏模式及特征的分析和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于建立边坡稳定性的合理评价方法,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服务。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通过重庆某化工工业园区工程实例,选择了适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即采用折线法(传递系数法)进行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了各种支挡方法的结构形式、适用条件及该支挡形式的优缺点,最后从支挡结构的适用条件、各段边坡的稳定性状况、支挡结构施工的难易程度、支挡后的工程效果及支挡结构的工程造价等方面对典型段AB段边坡的支挡形式进行了方案比选研究,最终确定了最优的支护方案,即AB段采用衡重式挡墙+放坡+格构护坡进行支护。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全面系统的分析了重庆万州某化工工业园区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各段边坡边坡的岩土物理力学特征。(2)采用折线滑动法分析了各段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并对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AB和DF段主要为填方边坡,边坡的破坏模式为自身的圆弧型破坏或直线型破坏;GH段裂隙1与边坡近于相切,裂隙J2及层面为外倾结构面,层面倾角较缓,边坡稳定性主要受J2控制,直立切坡后,岩质边坡易沿裂隙J2滑移失稳;HI段裂隙J2及层面与坡向近于相切,裂隙J1为外倾结构面,岩质边坡稳定性受裂隙J1控制,直立切坡后,易沿裂隙J1滑移失稳;GH和HI坡顶,局部地方有少量覆土,可能局部发生土溜,还有一些地段存在填方,填方土体高度在2~10m,可能发生沿基岩面的滑移破坏,以及自身的圆弧型及直线型破坏。(3)对典型段AB段边坡的治理措施提出了三种可行的治理技术方案:一是衡重式挡墙+放坡+格构护坡;二是加筋土挡墙+放坡+格构护坡;三是桩板式挡墙+放坡+格构护坡。并用有限元对三种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不同方案下边坡的位移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方案一边坡坡顶位移最小。最后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对三种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确定方案一为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