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中的责任意识研究——对中国六省市418名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uehe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关系密切。因此,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道德总是最先受到冲击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旧制度的影响尚未褪去,新的社会规范正在形成,各种新旧价值观念激烈冲突,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当代大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纷扰无序的社会环境中,其道德观念受到来自传统和现代的双重冲击。本研究在对中国六省市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所得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中责任意识四个方面的基本表现,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归纳为利己和利他统一型,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言,说明了所要研究的问题和问题提出的背景,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对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他人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分别进行了描述,并对四种责任意识进行了比较,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进行了归类,将其定位为利己和利他统一型,进而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结论与讨论部分。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表现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就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公园/公共绿地可被认为是最符合中国社会的群众文化基础和日常生活偏好的事物,可谓是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大舞台。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公园/公共绿地在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以及
本研究从职业流动与职业分层的角度分析“80后”不同职业群体地位差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具体描述了“80后”各职业群体在客观职业分层和主观阶层认同差异情况,检验先赋因素、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都有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在征地之前,失地农民生活的农村,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经济条件
城市农民工正在中国历史上实践着一个重要的社会变迁进程,这是中国加速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可逆转的必然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在城市化过程中总是伴随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