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权势关系下缓和人际冲突的策略的语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突与缓和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两种现象。在言谈互动中,交际双方在认识、观点、立场、视角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或对立便会导致冲突话语的产生,并且往往伴随着交际主体的负面情绪,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化解冲突,实现语言缓和与人际和谐是交际主体在言谈互动中努力达成的目标。近年来,有关冲突话语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遗憾的是,这些研究都只是针对冲突话语本身,关注对象多为冲突话语的会话结构,起始、发展、结束方式等,而对冲突话语的后续缓和话语,即如何缓解对立情绪,弱化言辞对抗,并最终实现话语缓和及人际和谐,鲜有涉及。本文以冲突话语的后续话语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汉语官场小说中不同权势(官职)人物间的会话为语料进行定性定量研究,试图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在上下级的话语冲突中所使用的后续缓和策略主要有哪些?(2)这些缓和策略具有哪些人际功能,从而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3)交际者是如何选择这些缓和策略来适应他们不同的权势地位的?首先,本研究将缓和策略定义为冲突话语产生后,说话人为弱化言辞对抗,缓解负面情绪或紧张气氛从而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采用的一组补救性策略。基于对语料的仔细分析,我们将研究中的缓和策略归纳为八种主要类型:(1)抑制冲突性话语的使用,其下包括制止冲突话语的使用和隐含道歉的劝阻两类;(2)表明自己无心之失;(3)表示否认;(4)提供理由或解释;(5)提出解决之道,其下包括提供解决建议和承诺或保证两类;(6)表示(部分)退让,其下包括承认错误或不足,显性道歉和表示认同或接受三类;(7)表明共同立场,其下包括称赞对方,表示理解和显露关心三类;(8)称呼语的使用。我们发现,缓和策略既可以由引发冲突的一方使用,也可以由进行冲突性回应的一方使用;既可以针对冲突话题本身,也可以仅仅针对伴随冲突而来的负面情绪和言谈紧张,或者两者兼顾。另外,定量统计显示,使用频率最多的三种策略为称呼语的使用,提供理由或解释以及表示(部分)退让。其次,基于Verschueren(2000)提出的语言顺应论,我们将缓和策略的人际功能归为了两大类:缓解人际冲突功能和恢复人际和谐功能。前者包括交际者使用缓和策略来减弱威胁对方面子的程度或减弱对其身份的攻击,提供协商或解决冲突的机会以及实施劝说;后者包括交际者使用缓和策略来凸显对对方的尊重,增进双方的感情以及安抚对方的情绪。我们发现,一种策略可能会同时实施两种或以上的功能,而同一种功能通常可由几种不同的策略实施。最后,本文探讨了在不平等权势关系下,交际者是如何动态选择缓和策略来适应其身份地位的。本文中的权势指的是由机构中的职位高低而赋予交际者可以用来控制或命令他人的权力,权能等。在该情况下,交际者通常表示出对权力的尊重用以维护等级秩序。我们发现,不同权势的交际者使用缓和策略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对于低权势的人来讲,无论他们是有意(极少)或无意的冒犯引起了冲突,也不管他们是否理亏,只要另一方进行了冲突回应,他们通常都会采取措施进行缓和,也就是说,低权势的人所表现的是一种“利他”行为;对于高权势的人来讲,通常他们在觉得自己理亏或者太过分,或者想要控制谈话气氛时才会采用缓和策略,换句话说,高权势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另一方面,在缓和策略的选择上,不同权势的交际者也表现出极大不同。对于高权势的人来讲,通常会选择自我面子威胁性小或者暗含地位优越性的一些策略,如提供理由或解释,使用抑制冲突性的话语等;而低权势的人则会选择以牺牲自我面子为代价挽回别人面子的一些策略,如表示(部分)退让,保证不再犯等。使用缓和策略的情景差异以及对缓和策略的选择差异表明交际者有着明确的权势关系意识,并且注意选择使用不同的缓和策略来动态适应自己的权势地位。总之,本研究对日常交际中如何有效处理冲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交际者采用正确有效的缓和策略来应对冲突,才有利于交际目的的顺利达成以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构建。
其他文献
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确立司法权威和树立职业形象的关键,法律职业伦理是培育高素质法律职业者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教育缺失和塑造弱化是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913年,曾志忞在北京发起创办"中西音乐会",试图改良中国戏曲,以管弦代替锣鼓;1914年,他又在《顺天时报》发表连载文章《歌剧改良百话》,阐述其戏曲改良思想;1915年6月,曾氏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新兴的一门学科,它基于物理学、心理学等经典理论,融合了3D投影显示、空间跟踪定位等前沿科技,它依据现实而不拘泥于现实,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
本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中国大陆公关业对整合营销传播(IMC)理念的认知和应用情况。本调查针对中国大陆公关行业综合实力排名前20位(根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07年中国公关行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被动构式的研究,比如从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等视角分析被动构式。在对现存的英语被动构式研究的细致分析上,本文在构式语法习
关节软骨损伤后如何修复一直是个难题,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软骨再生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软骨支架材料的选择与制备是软骨组织工程的关键,因此研制出一种理想的软骨支架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隐喻的研究从传统的修辞学范畴转移到了认知领域。隐喻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命题之一,语言学家们在字、词以及句子层面上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从语
本文从音乐史书写"强调创作而忽视表演"、"强调大作曲家而忽视小作曲家"的通行惯例谈起,引出作曲家及作品"何以伟大"的评价问题。通过对爱因斯坦、迈尔、达尔豪斯、莱特四家
史家个案研究向来为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史家往往能够引领学术大潮,怀揣“经世”之志而不失“忧患”意识,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新
<正>最近,"晋江文学城被查处""晋江文学城整改声明"等话题短暂地登上了热搜榜。晋江文学城网站因登载的作品涉嫌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被关停相关栏目和频道,停止更新原创分站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