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基因组与高原习服适应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原环境影响机体的主要因素是缺氧,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习服适应也主要是围绕着氧的摄取-运输-利用这条轴线来进行的。线粒体是机体能量代谢的中心,是组织、细胞氧利用的关键场所,机体耗能的90%以上来自于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因此,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动力工厂”,在低氧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细胞对低氧环境的习服过程中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研究发现急性缺氧可以抑制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转录和翻译,损害线粒体的功能,而慢性缺氧时线粒体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这种线粒体的功能改变是机体低氧习服适应的一个重要机制,线粒体的功能改变受到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变化、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和数目变化的影响。高原世居藏族是目前公认的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最好的民族,有关高原世居藏族低氧适应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高原世居藏族已建立了完善的母体——胎盘——胎儿系统及适应低氧的胎盘机制,因而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高原世居藏族胎盘组织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探讨线粒体基因组在高原适应中的机制。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表达谱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由于线粒体基因组变化所致。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目前研究高原习服适应的理想动物模型之一,高原鼠兔在长期的低氧和寒冷环境中可能通过提高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速度和改变OXPHOS的效率获得高原适应,对于高原鼠兔的mtDNA的全长序列缺少报道,对高原鼠兔线粒体基因组与高原适应机制尚无研究。因而采用PCR-测序的方法测定高原鼠兔的线粒体基因组及研究该基因组与高原适应的关系。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其功能由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共同决定。与核DNA(nuclear DNA,nDNA)相比,mtDNA突变率较高,在这些突变中有的突变为中性突变,这种中性突变逐渐累积就形成单倍群(haplogroup)和单倍型(haplotype)。一些线粒体的单倍群或单倍型能够影响线粒体的功能,例如使ATP和ROS的生成发生改变,因而研究人线粒体单倍群、单倍型与高原习服适应以及高原习服不良的疾病(高原肺水肿)的关系,为深入研究高原习服适应的线粒体遗传机制打下基础。本研究中首先通过对26例汉族个体的mtDNA全长进行测序,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寻找出汉族人mtDNA多态性的特征(SNPs或单倍群);然后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多聚酶链式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的方法分别研究汉族人线粒体的单倍群和单倍型与高原适应以及高原习服不良的疾病(高原肺水肿)的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线粒体基因组的变化处序列变化外还有数目变化,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不但与mtDNA结构的完整性相关还与其拷贝数相关,mtDNA拷贝数增加被认为是总线粒体呼吸功能的代偿。对于mtDNA拷贝数在高原习服适应中变化规律,目前尚不清楚。采用定量PCR的方法研究线粒体基因组数目多态性与高原习服适应的关系。我们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高原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相比,有24个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3个,表达下调的基因21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涉及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电子链传递、DNA损伤与修复、细胞粘附分子等方面。通过qRT-PCR发现Kdr、Dctn2以及Cox17基因的mRNA表达与基因芯片结果同趋势。2.高原鼠兔mtDNA的全长为17,131 bp(No.EF535828),与其它哺乳动物的mtDNA序列相似,含13种编码蛋白质、22个tRNA和2个rRNA。除ND6和8个tRNA基因(Gln-tRNA、Ser-tRNA、Ala-tRNA、sn-tRNA、Cys-tRNA、Tyr-tRNA、Glu-tRNA以及Pro-tRNA)位于轻链上,其余基因位于重链上。该序列碱基A占31.02%,碱基T占29.65%,碱基C占13.46%,碱基G占25.87%。进化分析发现高原鼠兔与美洲鼠兔的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与家兔的遗传距离较近;通过对高原鼠兔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高原鼠兔的COX1、COX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3.高原世居藏族中单倍群D4的频率(4.5%)非常显著低于平原汉族(20.0%,P<0.005)和移居汉族(16.4%,P<0.05),单倍型nt3010G-nt3970C在高原世居藏族中的频率(84.8%)非常显著高于平原汉族(51.4%,P<0.005)和移居汉族(63.3%, P<0.005)。单倍群D4和单倍型nt3010G-nt3970C的频率在平原汉族和移居汉族中没有差别。4. HAPE病例组单倍群D4的频率(14.2%)显著低于对照组(22.9% , P=0.033, OR=0.555, 95%CI: 0.327-0.942);HAPE病例组单倍群B的频率(21.6%)显著高于对照组(11.5%,P=0.013, OR=2.118, 95%CI: 1.194-3.756);在单倍群R9中HAPE病例组mtDNA等位基因nt13497G频率(19.4%)高于对照组(0%,P<0.05);HAPE病例组单倍型nt3970C-nt13497G的频率(15.6%)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0%,P<0.005)。5.缺氧SD大鼠(4500 m,30天)肝脏mtDNA拷贝数(2081.86±435.6060)非常显著高于高原鼠兔(51.72±13.6977,P<0.005)和平原对照SD大鼠(49.13±17.0393,P<0.005)。6.在高原习服过程中mtDNA拷贝数增加,对于获得高原适应高原世居藏族人,mtDNA拷贝数又逐渐降低。HAPE病人mtDNA拷贝数低可能是HAPE的发病原因和遗传标记。7.移居汉族的mtDNA拷贝数(0.1238±0.0180)显著高于平原汉族(0.0822±0.0094,P<0.05) ; HAPE病人的mtDNA拷贝数(0.0291±0.0055)非常显著低于平原汉族(0.0822±0.0094 , P<0.005)、移居汉族(0.1238±0.0180 , P<0.005)和高原世居藏族(0.0847±0.0128,P<0.005)。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改变线粒体COXI-COXIV的活性而影响ATP的生成,参与高原适应。2.高原鼠兔mtDNA序列的改变可能是其高原适应的重要机制。3.首次报道了汉族人mtDNA 9个SNPs位点。4.单倍群D4与世居藏族高原适应呈负相关,单倍型nt3010G-nt3970C与世居藏族高原适应呈正相关。5.单倍群D4为HAPE的保护因素,单倍群B和单倍型nt3970C-nt13497G为HAPE的危险因素。6.在高原习服过程中mtDNA拷贝数增加,获得高原适应后mtDNA的拷贝数又降低。7. HAPE病人mtDNA拷贝数低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遗传机制。总之,本文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和数量变异等多方面探讨线粒体基因组与高原适应的相关性,推测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和数量变化均会影响线粒体功能,这为低氧习服适应机制研究和寻找促低氧习服措施提供分子标志和靶基因。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劳动力开始从农村中剥离出来迁入进城市务工,逐步形成了“农民务工劳动者”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集中于建筑建设、冶金、纺织等行业,承担着苦、
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形势相当严峻。在布伦特油价110美元/bbl时仍有约20%的"经济可采储量"未动用投入开发,说明目前储量表上的剩余可采储量值明显偏高。2016年我国海上石油
针对某染料生产废水水质特征,设计采用微电解-水解酸化-SBR-浅层气浮-砂滤-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3 00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CODCr、NH3-N、色度的去除率
中小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常州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私营企业数量多、质量优,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文楼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艺术家,也是位社会活动家,他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为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同时,文楼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执教多年,为内地艺术人
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正确把握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会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加速其恶性发展,使其处理复杂化的影
<正>水泥烧成系统目前多采用内保温或者外保温的方式来降低系统表面散热。内保温采用耐火层+隔热层的方案,即耐火砖或者浇注料+硅酸钙板或者陶瓷纤维板。采用内保温方案,若要
<正>磨合期是指新车或大修后的车辆开始投入运行的最初阶段。此时汽车正处于磨合状态,还不能满足全负荷运行的需要。汽车的磨合期实质上是为了使汽车向正常使用阶段过渡而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全球间范围内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剧。精益生产作为当前社会中一
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酶降解效果的方法。研究了在37℃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酶对菊酯类农药的降解效果,用石油醚提取降解后的残留农药,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