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形势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着巨大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下,各国把竞争重点转移到以科技为核心,谋求经济发展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上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科技迅猛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权巩固,国家独立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十六大以来,面对世界科技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我们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党高度关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国情、世情,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科技思想,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导。本篇文章的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十六大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阐述十六大以来党的科技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在对马克思的科技思想以及建党以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科技思想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是重点,归纳十六大以来党的科技思想形成的过程,阐述十六大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介绍十六大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理论地位与价值,及其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十六大以来党的科技思想主要包括:更加重视科技工作,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文化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国家。十六大以来党的科技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