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性土壤中镉活性变化及其制约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fl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面对全球土壤Cd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土壤中Cd的迁移转化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但是,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和方法的改进,有关淹水土壤中Cd活性变化及其制约机理的研究常常出现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尽管不同的专家和学者对Cd活性的升高和降低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由于淹水土壤类型的繁多、土壤自身性质的复杂性、外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以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至今对淹水土壤中Cd活性的变化及其制约机理仍未给出较为直观的证据。在淹水土壤中,铁是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之一。铁的氧化还原过程不仅影响着土壤的表面化学性质,而且还带动着其它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氧化还原循环。相比较而言,Cd为非变价元素,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然而,淹水土壤中因氧化还原过程所导致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Cd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沉淀(包括共沉淀)与溶解以及配位与螯合。因此,还原条件下土壤中铁的氧化还原过程很可能是影响Cd活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文以中国南方两种土壤——红壤和潮黄土为例,首先通过静置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淹水和非淹水条件下土壤中Cd的形态转化及其与CAI(Cadmium-availability index,Cd的生物有效性指标)的关系;进而通过淹水通N2试验深入探讨了还原条件下Fe(Ⅱ)的溶解度的变化及其控制矿物;然后在不同的pH和pe+pH值范围内对Cd的溶解度的变化及其制约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基于土壤固相中Cd形态转化与Fe形态转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铁矿物还原溶解对Cd形态转化影响的可能的机理。本研究不仅首次从淹水后土壤的pH和pe+pH值的演变中明确了Cd活性升高和降低的机理,而且更重要的是基于铁的氧化还原过程揭示了淹水土壤中Cd活性变化的制约机理。其研究的成果不仅对淹水土壤的物理化学理论的拓展,还是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治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的结果如下:1)不论红壤还是潮黄土,与非淹水相比,淹水不仅减小了CAI,而且还减小了交换态Cd的含量、增大了碳酸盐结合态Cd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含量。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淹水后红壤和潮黄土中交换态Cd的含量与CA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此推测,淹水后红壤和潮黄土中Cd由交换态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转化是导致CAI减小的主要原因。2)淹水通N:过程增大了红壤和潮黄土中Fe(Ⅱ)的溶解度。对于红壤,当pH值由5.51升高至5.65、pe+pH值由9.58下降至8.60时,悬液中Fe(Ⅱ)的溶解度由Fe3O4(magnetite)控制;而当pH值由5.70升高至5.82、pe+pH值由8.28下降至7.52时,悬液中Fe(Ⅱ)的溶解度由γ-Fe2O3(maghemite)控制。然而,对于潮黄土,当pH值在7.52~7.56之间、pe+pH值在8.93~8.47之间保持稳定时,Fe3(OH)8(ferrosic hydroxide)控制着悬液中Fe(Ⅱ)的溶解度。3)随着还原程度逐渐增强,红壤中Cd的溶解度持续增大,而潮黄土中Cd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在不同的pH和pe+pH值范围内,Cd的溶解度的制约机理不同。对于红壤,当pH值从5.61下降至5.51、pe+pH值从11.09下降至9.58时,pH值的下降、锰矿物的还原溶解以及DOC、A13+、K+和Mg2+对土壤表面吸附点位的竞争增大了Cd的溶解度;而当pH值从5.51升高至5.82、pe+pH值从8.91下降至7.52时,DOC的分解、Fe3O44(magnetite)和γ-Fe2O3(maghemite)的还原溶解以及K+、Mg2+对土壤表面吸附点位的竞争是Cd的溶解度增大的重要原因。对于潮黄土,当pe+pH值从11.29下降至9.10时,溶液中Ca2+、K+、Mg2+和Na+对土壤表面吸附点位的竞争和DOC与Cd2+的螯合是Cd的溶解度增大的重要原因;而当pe+pH值在8.93~8.47之间保持稳定时,Cd的溶解度减小的原因在于DOC的分解、新形成的铁矿物表面和碳酸盐表面对Cd2+的吸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红壤中Cd的溶解度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pH值的下降和Fe3O4(magnetite),γ-Fe2O3(magnetite)的还原溶解;而潮黄土中Cd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的主要原因在于DOC的消长。4)随着还原程度逐渐增强,红壤和潮黄土的固相中Cd和Fe的形态都出现了再分配。并且,Cd形态的再分配与Fe形态的再分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铁矿物还原溶解对土壤固相中Cd形态转化影响的可能的机理:对于红壤,Fe3O4(magnetite)和y-Fe2O3(maghemite)的还原溶解对自身吸附的Cd的释放及其对土壤固相吸附能力的改变导致了Cd由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向碳酸盐结合态转化;但是,对于潮黄土Fe3(OH)8(ferrosic hydroxide)的还原溶解一方面促进了Fe在碳酸盐表面的吸附以致碳酸盐对Cd的吸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新的铁矿物表面的形成致使自身对Cd的吸附容量增大,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则导致了Cd由交换态向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
其他文献
经济发展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日益加快,企业间通过整合、重组、兼并、收购等不同方式形成了大型企业集团。随着规模的扩张和组织结构复杂化,企业集团在管理上遇到许多问题,财
<正> 《周易》原为卜筮之书,在与《周易》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它的形成约在夏朝,《山海经》有“优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
期刊
In this stud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160;nineteen different brands of bottled mineral waters (7 b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生产地和传承地,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传统村落有古朴的建筑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民俗风情,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介绍一种基于状态监测的地铁车辆车门系统维修模式。此种模式通过采集和分析车门系统运行的实时数据,并结合这些数据对车门系统状态进行诊断,从而尽早识别车门系统的故障和亚
"没有法律、法规、直接规定,但根据交易习惯、司法实践,普遍认为存在风险,大家记一下",2019年12月下旬,在北京亦庄的一个律师培训讲堂上,盈科律师学院院长魏镇胜律师耐心地提
从叙事角度理解作品主旨,以叙事者客观、冷静的叙事心理揣摩人性,能更深刻理解现实中的我们。作品所选取的叙事角度,就是给每一个读者的镜子,照出的不是别人的丑陋,而是自己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由此而来的技术革新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而要跟上时
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晶器,介绍其结构特点和制造中的工艺要点,为电渣熔铸的高效率生产提供一种装置。 A new type of mold was researched and designed. The structural cha
花未开时呈青绿色,开前为绿黄色,全开时为杏黄色,后期金黄色,在阳光下闪耀出一片金辉,显得富丽而华贵。花从开放到凋谢约40天至50天,是世界上观赏花卉植物中花期较长的珍奇花卉,这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