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变化及预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we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时特有的雨季。梅雨期以连阴雨天气为主,最大特点是雨季短,降雨量大;因此梅雨量的多寡直接关系着该地区的旱涝灾害。同时,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作为表征梅雨的重要参数,它们直接决定了梅雨期的长短,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梅雨量的多寡。因此深入分析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并对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提前进行有效的气候预测,不但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还具有业务应用的意义,为我国的减灾和防灾提供重要依据。首先,基于南京、上海、芜湖、武汉和九江五个站点的日降水观测数据,并结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脊线位置,本论文统计了1979-2016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日期;然后研究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大尺度大气环流特征,研究太平洋海表温度、北极海冰异常等对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早晚年际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物理成因;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论文进一步建立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具有物理意义的统计预测模型。主要分析结果和研究结论如下:
  1、4月南亚反气旋(SAA)和梅雨入梅早晚的联系
  基于梅雨的入梅日期,回归前期4月环流场,在南亚对流层高层存在一个显著的反气旋(SAA),并指出SAA是4月南亚上空的一个显著的气候模态,1979-2014年期间梅雨的入梅日期和SAA的相关系数为0.48。大气大尺度环流特征表明:SAA从4月一直持续到5月初,4月底纬向的能量传输加热大气改变两侧温度梯度和纬向风,致使SAA向东移动并进入西北太平洋上空。东移的SAA导致西北太平洋上空大气辐散,在Ekman抽吸作用下,引起垂直运动和低层的气旋异常,从而激发一个经向的翻转环流。同时,异常的上升运动和副高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低层气旋向南移动至菲律宾海,进一步加强经向翻转环流;该经向翻转环流于5月21日左右激发出一个类太平洋-日本(PJ-like)型遥相关。在PJ-like型遥相关的作用下,副高提前北移,并产生一个三极型降水,导致梅雨入梅提前。另一方面,当SAA偏强时,副高南侧菲律宾海的对流活动加强,导致潜热增强,使得副高向北移动,有利于梅雨提前爆发。
  2、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梅雨入梅日期的推迟
  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1979-1995年(前期),2000-2016年(后期)梅雨的开始日期推迟了一周左右;此外,相对前期,后期6月11-17日间,梅雨区的降水偏少、华南降水偏多。后期的主要大气环流特征为:东亚夏季风、副高和急流都呈现推迟北进的现象。导致上述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机制如下:相对于前期,后期6月上中旬西北太平洋区域对流层中下层温度显著偏高,进而改变经向温度梯度,在其北侧为加强的温度梯度和垂直风切变,使得该地的大气斜压性加强,导致该地气旋活动加强。同时海温在前后两个时期也存在显著差异,西太平洋南北温度差异变大,导致赤道以南为上升运动,以北为下沉运动,西北太平洋上空由于下沉增温,该地大气温度具有显著的正差异。同时加强的气旋活动造成上升运动,且副高南侧具有下沉运动,因此副高南(北)侧存在显著负(正)的大气视热源,导致副高偏南,推迟副高北进。以上所述的这些现象在CESM2的AMIP6试验中也可重现。另外90年代末期,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雪盖显著增加,使得6月上中旬青藏高原为负异常的大气热源,冷平流输送导致东北亚温度偏低,导致其南侧经向温度梯度变大,急流偏南。因此2000年以后西太平洋海温的南北差异造成东亚夏季风和副高的推迟北进,青藏高原东南部增加的雪盖导致急流偏南,最后导致梅雨入梅推迟。
  3、梅雨出梅日期与前期2月巴伦支海-挪威海海冰的联系
  分析结果表明,梅雨出梅日期和2月巴伦支海-挪威海海冰密集度显著相关,1979-2016年期间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51。同时分析海冰有关的环流场可知:海冰主要是通过改变7月急流来影响梅雨区降水。具体机制如下:2月偏多的海冰通过局地环流导致东欧平原到西西伯利亚平原西部的雪盖异常偏多,5月雪盖迅速融化。这种雪盖的变化将引起土壤温度异常,在4月雪盖偏多和5月快速融化的阶段,浅层土壤温度偏低,接着向深层土壤传递。偏冷的温度信号在深层土壤中保持,并在7月中旬将低温异常上传,通过改变表面感热通量降低地表大气温度。进而冷却上空大气,导致大气厚度变薄,并在高层激发出Rossby波列,被急流捕获向东传播,致使东亚上层出现南高北低的位势高度场分布,并加强了30°N附近的气压梯度,急流偏南偏强,梅雨出梅偏晚。
  4、20世纪90年代以后梅雨出梅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联系加强及其机制
  与出梅显著相关的前期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为马蹄形(NPSST),同时观测和模式结果均表明,NPSST是海温第一模态(PDO-like)和第二模态(NPGO-like)的组合模态。1979-2016年间NPSST和梅雨出梅的相关系数为0.46,且这种显著的关系在90年代初增强;这个增强的信号在降水场和长期序列中也是成立的。在后期(1990-2016年),与NPSST有关的7月1-20日间的环流场,均表现出对梅雨出梅的显著影响,但在前期(1961-1985年)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后期,在NPSST偏强时,7月1-20日间急流偏南偏强,副高偏南偏西,梅雨区降水偏多,出梅偏晚;而前期NPSST对急流和副高的影响不显著。后期和前期相比,北太平洋海温存在更强的持续性同时可以影响热带地区的海温,7月的海温异常直接改变副高和急流,进而影响出梅,数值试验的结果与上述分析基本一致。
  5、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的统计预测模型
  利用4月SAA、12月印度洋海温、3月印度洋东部的准双周振荡(QBWO)强度以及冬季ENSO指数建立了梅雨入梅的统计预测模型:交叉检验预测的与实际观测的梅雨入梅日期间的相关系数为0.72,均方根误差为4.9天,同号率为76%(29/38)。利用2月海冰、冬季北太平洋海温、5月南极涛动(AAO)以及3月印度洋至西北太平洋地区的QBWO强度建立了梅雨出梅日期的统计预测模型:交叉检验预测的与实际观测梅雨出梅日期间的相关系数为0.76,均方根误差为6.86天,同号率为82%(31/38)。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相当黑体温度(TBB)数据,基于模式匹配的自动识别追踪方法,对2000~2016年(2005除外)暖季(5~8月)长江中游二级地形附近(106°E~113°E,28°N~35°N)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进行识别、追踪和分类,对比分析东移与准静止MCS个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流强度以及有利于MCS东移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并对不同移动路径下东移MCS个例的天气背景及降水特征
暖云粒子数浓度及粒子谱影响着粒子蒸发/凝结、垂直平流以及碰并等过程。通常微物理过程与粒子尺度具有高度非线性的关系,因此,粒子谱的准确模拟对降水量、降水落区及对流系统结构模拟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对于双参数方案中暖云粒子谱及数浓度预报的准确性关注较少,同时在不同微物理方案的比较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缺乏对于暖云粒子谱及数浓度的预报准确性、不同方案间暖云粒子谱和数浓度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
学位
海表温度变化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通过海气通量影响大气,同时也为气候变率提供潜在的可预报性来源。前人研究发现海温半球间偶极子(SSTinterhemispheric dipole,简称SSTID)是全球海温变率的重要模态,其反映了南北半球海温跷跷板式的反向变化。半球间热力对比的变化及气候效应是当今国际气候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SSTID的全球尺度结构决定了其气候影响的广泛性,因而有必要从全球尺度视角出发
由于太阳入射辐射和地表下垫面分布的非均匀性,大气环流在纬向和经向上都存在着非常强的变化。大气环流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得在大气中形成了“大气波导”。这些波导能限制大气波动能量传播的方向,有利于其沿波导的方向传播。目前,气象学家们对沿副热带急流波导传播的遥相关型已有较深入的认识,但对沿极锋急流波导传播的遥相关型的认识仍十分不足。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并通过对多套再分析资料、观测资料和模式资料的统计诊断
学位
区域气候模式具有分辨率高、可以细致描述局地气候等优点,是进行气候变化研究的有效工具。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的模拟结果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中国热舒适度这两个之前研究较少、但对中国影响较大并且受到公众和决策者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的海域之一,生成于该海域的热带气旋每年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热
学位
火山活动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气候变率的重要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当强火山爆发后,大量的硫化物气体注入平流层,并转化为硫化物气溶胶,其在平流层中吸收太阳短波辐射,造成平流层的增温和对流层的降温;同时,由于平流层中硫化物气溶胶的存在造成了多相反应的加速,还会引起平流层臭氧的损耗。对于超级火山爆发,其造成的全球影响会更为严重,尤其对于臭氧。同时,由于火山信号经常与El Ni(n)o-Southern Oscil
有机气溶胶(OA)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人体健康和全球气候变化都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当前有机气溶胶,特别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物理化学属性(如挥发性和氧化性等)和生成机制尚未完全厘清,进而导致数值模式对SOA的模拟存在严重低估。SOA还是有机气溶胶的主要成分,冬季对总有机气溶胶的贡献为30-50%,夏季则高达60-70%,而重污染期间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贡献量甚至与二次无机气溶胶(SIA)
临界转换往往会给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然而,基于现有的理论和技术,要准确地预测这样的临界转换是非常困难的。有意思的是,一些研究表明,多个不同类型的复杂系统在靠近临界点之前,出现了某些具有共性的特征。这表明临界转换并非无迹可寻,因此,基于此发展一些临界转换的早期预警信号是一条可行之路。针对目前临界转换早期预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预警信号的模型依赖性,本文开展了临界转换的早期预警新
学位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其中洪涝和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气象灾害经济总损失的78%。因此,对极端降水和干旱变化的深入研究是当前国家的重大需求。目前围绕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等问题已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但是气候系统异常如何影响中国极端降水与高温干旱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在其变化中又起着多大的贡献等问题仍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利用多
学位
全球大气气溶胶和大气化学模式是研究全球大气污染物跨界输送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作为地球系统模式的大气气溶胶分支模式,为预测气候效应提供基础。IAP-AACM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大气化学传输模式,目前已完成在中科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中的耦合。本文首先对IAP-AACM不同化学机制和离线、在线版本模拟结果作了全面评估,以了解模式模拟大气化学物质时空变化的能力,明确模式已有能力和不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