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英译本中叙事语式的重建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常与《红楼梦》并举,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但是较之《红楼梦》,翻译界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力度远不及前者。因此为了扭转经典名著传播中“冷热”不均的态势,本文将《儒林外史》作为翻译研究的文本。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堪称目前《儒林外史》英译本中唯一的一本全译本。学者们对《儒林外史》的翻译研究多囿于字、词、句等语言层面的对等以及文化信息的处理,尤其以对文化词的探讨为最。但就目前来看,鲜有学者对这部小说形式技巧的传译进行系统的批评研究。因此本文拟借助小说批评中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叙事学理论,对这部小说形式技巧(主要是话语层次)的传译做一探讨。作为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叙事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文学(艺)批评,尤其是小说批评。叙事学理论立足于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以小说的形式技巧为研究对象,对小说结构、叙事模式等创作技巧进行全面和科学的研究。在以往的文学翻译批评中,对风格等形式技巧的探讨多流于印象式评论和直觉式分析。因此,将之运用于小说翻译,无疑会有助于避免翻译批评中的印象主义、直觉倾向的影响。叙事学的发展已历经两个阶段:经典叙事学的研究紧紧围绕文本这一中心,关注话语层次上表达事件的种种方法;而后经典叙事学则将研究拓展至对读者和社会语境的分析研究。由于本文的研究是紧紧围绕《儒林外史》的原文与译文,探讨话语层次的一些重要手段的传译,不涉及文本之外的因素,因此拟以经典叙事学为视角。经典叙事学的代表人物热奈特将话语分为时态、语式与语态。时态与语态这两个范畴在翻译过程中很少发生改变,与小说翻译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叙事语式。叙事语式主要是关乎原文作者对叙事者和人物的操控,如视角的运用,人物话语的呈现方式等等。作者的个人风格和作品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审美价值正是通过作者的这些手段传递出的。因此,译者在着手翻译前,只有充分了解原作的叙事语式的特点,在此范围内研究字、词、句、篇章的翻译,便可在译文中建立叙事语式的对等,使语言各层面的传译服从叙事语式,使得译文在韵味和风格等方面与原文更加相似。同时也避免了小说翻译中“假象等值”的产生。本文将从《儒林外史》英译本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分析译文是否在视角、人物话语、事件叙述及叙事者这四个包含于叙事语式中的最重要的方面做到成功传译,从而在译文中重建了原文的叙事语式。通过分析与探讨,本文认为总体说来,《儒林外史》的英译本基本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相似的叙事语式,从而使译文的韵味、风格等与原文相近,再现了原作的审美价值和主题意义。
其他文献
<正>随着人类航空学发展,空气动力学理论日臻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是飞机的设计也不断向前发展,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检验。在航空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有一个人将自己的足迹
拉康将"自我"区别于"主体",并将其还原为从"前镜像阶段"混乱无序的状态中,经"镜像阶段"的"想象性自恋认同"才得以构型的产物;其功能是为本质上具有"存在性欠缺"和"秩序性欠缺
时代在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教育改革的进程也越来越快。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所以,高职院校也必须在各学科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为研究间隙对特高压断路器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模拟了接触碰撞中的法向力,利用修正的库仑摩擦力模型模拟了接触碰撞中的切向力,建立了该机构含
我想在这里引用最近媒体的一些报道.它们似乎是杂乱无章的.但是深入思考.它们之间的深层关系又具有一定必然性。核心问题是:走市场经济.就要尊重企业是主体这个原则.非市场因素不可
目的探析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进行胃肠功能的恢复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的90例胃肠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加盆底肌训练治疗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入院日期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应用电针次髎穴加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用间歇导尿法。
文章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梳理,整理出价值网下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引入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构成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梳理出10个最重要的构成因素,进而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难谈质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提升质量阶段,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护理专业应加强与医院合作,共同制
【正】 一九八九年八月,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红龙山基建工地发掘了三座楚墓。兹加以整理,报告如下。(一)墓葬形状:三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均未被盗,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