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安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粮食在“供”的方面,虽然在2004-2010年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但其稳产增产机制并不牢固。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种粮比较利益较低等因素影响,大量的粮食生产资源要素纷纷向农外逃离;国际市场上生物质能源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农地资源的配置;随着国际粮价的攀升,加上2010年10月以来国内出现的严重旱灾,中国粮食供给面临严峻考验。在“需”的方面,人口增加和食品结构升级对粮食的常规性需求、发达国家发展生物能源带来的非常规需求均快速增长,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食物链延伸升级到耗用大量粮食的畜产品方面。在目前情况下,由于国内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和增长速度有限,而人均消费却持续快速增长,粮食需求刚性日益突显。从2000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10年出现粮食求大于供的局面。由于恐慌性购买、出口禁令、投机行为对全球粮食市场干扰依然十分强大,因此,指望联合国和国际粮食机构以及粮食过剩的国家来解决我国粮食供求矛盾和世界性的粮食危机的想法显然天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本国生产能力,立足于国内生产,通过适度进口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粮食生产离不开耕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水资源、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等粮食生产资源要素的投入和配置。连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热衷抓“财政袋子”,忽视“米袋子”建设,致使粮食播种面积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滞后视作“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同时,受劳动力向城市的无序流动,农业资本非农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路径不顺畅等因素影响,致使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相对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优化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保障国家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农业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运筹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区域差异视角下生产资源要素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为实证分析框架,首先对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而后构建了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在区域及产业间协调机制,最后以河南省小麦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作为全文的缩影,测算出各资源要素投入优化值,以期对河南及全国的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分析粮食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分别介绍了五种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与粮食生产的现状以及特殊时期粮食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特点和差异。研究发现,与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相比,粮食生产机会成本大;农民和政府的博弈结果是双方均减少对农业的投资;农民的风险规避性决定了对粮食生产投入的减少;市场价格波动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第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生产资源要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差异研究。研究发现农业用水对于粮食生产的平均弹性按大小依次为主销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劳动力方面,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对粮食单产均有正向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而粮食主销区劳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对粮食生产反而有负向作用,劳均人力资本存量每提高1%,粮食单产将减少6.224%;耕地复种指数对粮食主产区及产销平衡区影响并不明显,而对主销区粮食生产影响明显;资本方面,粮食主产区及产销平衡区资本投入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而主销区已处于递减阶段;农业技术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根据实证结果确定了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的重点在资本要素;主销区应重视资源要素的综合效率,保障粮食生产的耕地、水资源、劳动力资源及技术要素投入,提高和保持一定的粮食自产能力;产销平衡区应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力度。第三: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农户层面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分别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SFA(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算了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农户层面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得出的结论是:①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资源配置高效率的省份仅占到13.3%,而且各粮食产区之间的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②微观农户层面的粮食生产效率波动比较大,并且仅有9.08%的农户粮食生产效率介于80%-100%之间,其余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较低。由此可见,如何优化粮食生产资源以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第四: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在区域及产业间的协调机制研究。研究认为:区域间协调方面,应该坚持各产区生产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作物、同时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例如以补贴形式补偿粮食主产区资源消耗、建立大规模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等;产业间协调方面,从政策激励及约束方面及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如对流向非农行业的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征收资源税等)相结合两方面构建协调机制。第五: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例,研究了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方案。首先采用主成份回归法研究了小麦生产资源要素包括耕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水资源、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等对小麦单产的影响关系,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多目标规划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然后分别采用2007-2008、2010-2011年的河南小麦各项资源要素投入费用对2009年及2012年的河南小麦各项生产资源要素投入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基本符合约束条件。研究结论表明,2009年河南省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应该减少化肥、排灌、农业财政投入费用,提高其利用效率;应该增加机械、农业贷款、种子、人工费用,并且机械费用的增加幅度应大于人工费用的增加幅度;确定最佳的物质费用投入,合理搭配物质费用与人工费用,重点增加反映科技及生产力水平的物质资本费用的投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将粮食生产所必需的耕地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要素、技术要素这五大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介绍了这五种生产资源要素的供给、非农化现状以及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同时利用Panel-data(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区域差异条件下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存在的差异。可以说,在研究视角上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拓展和创新。(2)分别构建了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在区域间以及产业间的协调机制,并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案例,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对小麦生产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有一定创新。
其他文献
凝结水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水分来源之一,在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及水分循环中有重大的意义,也对干旱荒漠区植被的生长、繁殖及群落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艾比湖国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是数字信号处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运算,它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论文根据刘建国教授提出的基于一阶矩的无乘法快速变
购物中心堪称20世纪最成功的综合性商业运作,已经成为美国、欧洲、日本、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发达地区的主流零售业态。90年代中期购物中心开始引入我国,并得到迅速发展,从2001
在男权的文学话语中,女性形象都是男性之笔按照自己为女性勾画的蓝图描绘的.女性同性爱的书写从刻意的回避到有意识的书写,充分表明了女性为了摆脱'物'的地位所作的
目的:研究CYP3A4*1G基因多态性对接受中下腹部手术患者芬太尼代谢的影响,探讨芬太尼镇痛作用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以期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
区别于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图像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实在的图像,命题和事实之间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的研究转向为对语言的用法作全貌概观,提出哲学是要提
对大型滚子制造用GCr4与GCr15S iMn、G20Cr2N i4A材料的接触疲劳寿命、冲击韧度、压碎载荷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经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处理的GCr4滚子具有表面硬,心部软、韧且表面
随着建筑能耗总量的不断上升,建筑节能已成为节能工作的热点,其中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由于具备巨大的节能潜力而得到大家的重视。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优化改造,既可以节约大量
全面风险管理是证券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针对证券行业风险的集中爆发,监管层推出了一系列行业监管政策。对于证券公司来讲,这不仅是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促进自身良性发展
2008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立,拉开了我国军工集团专业化整合的序幕。以军工上市公司为平台,通过资产重组注入军工资产成为军工集团进行专业化整合,实现整体上市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