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谢灵运诗歌中所体现的才士困境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xmo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灵运是魏晋南北朝的著名诗人,被称誉为“元嘉之雄”,他又是谢氏家族兴衰起伏过程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才士形象。社会现实的动荡,政治的黑暗,往往使才士的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精神倍受压抑。谢灵运在其困顿中挣扎的人格,在中国古代才士中又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谢灵运正是为了排解心灵的忧虑,在精神上寻求解脱,才积极地去探求山水之路,其山水诗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谢灵运的诗歌进行了全面的解读。运用知人论世、诗史互证的方法以及对其哲学思想的观照,对其诗歌所体现的人生困境和思想进行解读。通过对他诗歌及情感世界的分析,展现其命运的悲剧性。第一章叙述谢灵运生存的现实困境。谢灵运承载的是来自于时代、家庭、自身的三重重荷,在困顿和矛盾中挣扎和抗争。第二章写咏怀述志诗中体现的才士困境。他的咏怀述志诗大多咏怀伤时,而我们从中可以聆听到谢灵运在政治上的失意之音和苦痛哀怨,这些诗作是谢灵运的情感历程。第三章对他的山水诗进行深入解读,从更深更广的角度上展现谢灵运矛盾而苦闷的心灵世界。我们读他的山水诗,在丰富多彩和如临其境的自然山水中,不但感到他的热情和对生命的激情,而且也能读出他苦痛、沉重、压抑的心灵颤动。正是有了诗人种种的压抑、矛盾和孤独之情,诗人才会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出路,希冀为自己打开一片新天地,实现了审美和抒愤相结合的特殊的艺术人生道路。这是他对抗现实、对抗悲剧命运的重要方式,也是后来许多文人对抗其悲剧性命运的一个重要形式,所以,谢灵运的山水之路具有典型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旅游地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本研究以职业结构为切入点,试图反映旅游地社会结构变迁的轨迹和程度。通过对敦煌市杨家桥乡和郭家堡
目前织物平整度的评价方法为标样对照评级法,该方法效率低,再现性差。针对这种情况,以AATCC平整度模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模板进行三维扫描,并提取了三维特征以及二维灰度共生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王夫之,一生著述颇丰且成就卓著。其哲学、史学思想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关注,但对其文学成就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尤其是对其词作的研究更甚。王夫之并非
升旗仪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于上世纪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颁布实施之后正式走进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天,升旗仪式已
自然观是对自然及宇宙的看法,宋代苏轼的自然观与前代相比,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典范。本文主要对苏轼文学中的自然观进行观照,揭示自然观与其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他的自
  本文根据船级社规范的疲劳校核应力计算方法及应力范围长期分布的基本特征,采用等效应力法将船舶受到外载荷转换为等幅疲劳载荷。将失效评估图技术和疲劳裂纹扩展计算方法
<正>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是否可以按照一样的套路进行教学?各种文体的教学是否应有独特的个性?如何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这是语文教学
本论文从韩语专业本科生笔译课程设置必要性出发,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的弊端,通过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程序设置、教学策略采用、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对笔译课程教学模式进行
20世纪80年代初,最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西部诗群”在中国西部异军突起,为中国当代诗坛注入了一股壮阔雄奇之风。而在众多西部诗人中,昌耀和杨牧颇具个性,又极具代表性,是西
目的分析心理管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呼吸内科由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