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几回伤往事 百无一用是书生——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体部分以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的逻辑起点则放在二十世纪初。因为,只有将二十世纪作为一个整体,才有可能全面地展现中国传统文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化的全过程,其转变的契机正是发生在现代文学所处的历史语境中。转化过程中,知识分子作家对自身的想像、设计和最终定位如何在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中呈现,则是本文所选择的研究视角。  首先,将具体作品还原到作品创作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分析,揭示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间的深刻关联,和这种内在联系通过何种方式转化为文学形象,以及在转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扭曲和错位。继而探讨传统文化、社会习俗、以及民族性格等文化的深层结构对文学形象产生的重要影响,寻找在不同时代面目迥异的知识分子群像中相对稳定的精神实质和文化性格。最后通过对上述现象的综合对比和深入剖析,梳理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缺陷和当代知识分子题材的文学作品普遍狭隘、偏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具体列举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误区和盲点。
其他文献
《比丘尼传》作为梁代释宝唱记载晋、宋、齐、梁四朝尼僧事迹的传记。释宝唱第一次系统地收集整理四朝之比丘尼事迹,通过“博采碑颂,广搜记集,或讯之博闻,或访之故老”的艰辛努力
翟永明是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写作中不可不提及的一位诗人。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诗作不论在质量上还是影响上都不容小觑。学界对翟永明诗歌的研究硕果颇丰,但都是从零星的视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较少,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更多地将目光转移到了空间形式上。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另类作家,她的小说通过简约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