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南朝以来,为加强皇权统治,打压世家大族,统治者大都采取重用宗室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弊端就在于宗室势力做大后,又直接威胁皇权的稳定。刘宋时期,为争夺皇权,宗室之间互相残杀,最终导致刘宋灭亡。有鉴于此,南齐统治者在重用宗室的同时,进一步加重对宗室的监控力度,这从南齐宗室的任官封爵情况上便可看出。就整体而言,南齐宗室尤其是直系宗室所任官职大多为亲要之职,不仅品级较高,而且升迁速度也很快。在三省长官的任职中,南齐宗室均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尚书省和门下省的主要权力由其长官掌控。所以南齐宗室对尚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了较强的控制力。由于中书省掌握的决策权至为重要,皇帝不能容忍任何势力掌控它。因此,南齐宗室虽然担任中书省长官,却并无实权。皇帝会提拔出身低微的寒人为亲信,出任位低权重的中书舍人一职,以此将决策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在地方上,和其它阶层相比,南齐宗室出任都督职的比例占绝对优势。这不仅仅体现在任职人数上,南齐宗室成员远远超过其它阶层,而且在一些重要都督区如扬州都督区等,唯有深受皇帝信任的宗室才能出镇。此外,从所领将军号可以看出,南齐宗室任都督职时,其官品和政治地位均较高。而且,一般情况下,担任过都督职后,宗室的官品会进一步升迁。为防止宗室在地方势力过大,难以控制,南齐朝廷会制定各种措施以加强对宗室的管控,如以长史、司马等行府州事,并设置典签等。这就使得在地方上,南齐宗室看起来拥有很大权力,实际上却受到诸多钳制。南齐还采取封爵的方式提高宗室的政治地位。为突出宗室地位的不同,南齐宗室有其特有的封爵体系。除特殊情况外,南齐基本上贯彻了非宗室不可封王的原则,宗室的封地也多为州之要镇。必要时,国家亦可对南齐宗室的的爵位进行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