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电技术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减少了环境污染,正逐渐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由于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单一供电的无源型配电网变成多段供电的有源型配电网,功率出现双向甚至多向流动,并且随着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数量增多而更为复杂。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的位置、数量及出力大小都会对配电网潮流产生影响,导致节点电压的波动,造成部分节点电压上升甚至越限。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要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研究了传统配电网的电压分布、电能损耗原理及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电压变化机理。运用PSASP软件搭设了 10kV线路模型,从分布式光伏电源不同接入位置及容量、配电网的负荷分布及大小等角度出发,研究其对节点电压大小的影响。并从配电网侧及光伏侧两个方面提出改善电压质量的措施。其次,针对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能引起的电压越限问题,以配电网所能容纳的分布式光伏电源最大有功出力为目标函数,以节点电压偏差量、光伏本身容量、潮流为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在MATLAB平台实现了光伏准入容量的计算。应用于湖南某10kV线路进行分布式光伏电源准入容量计算,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在配电网有可能出现节点电压越上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逆变器无功输出特性,提出了 Q(U,P)无功控制策略。其核心思想是调节电压至允许范围内而逆变器总无功输出量最低;同时提出有功无功综合控制方案进行电压控制。运用该综合控制方案可以在逆变器输出无功可调节的电压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准入容量削减,达到尽可能多的光伏出力。结合湖南某10kV线路实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论文为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造成节点电压越限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