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即时和长期效应调节超重/肥胖人群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影像学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胖主要是由于食物摄入量大于消耗导致的能量摄入过剩,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并发症和较高的死亡率,也极大增加了社会公共医疗支出的负担。在众多的减重方式中,针刺作为一种有效的减重疗法,具有安全、廉价、适用性广、方便实施等多种优势。临床研究显示,针刺在减重的同时,还显著降低超重/肥胖个体的食欲、焦虑状态,改善饮食行为,提示中枢在针刺调节摄食行为和体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针刺减重的中枢机制仍不清楚。磁共振作为一种无创且能定量衡量大脑功能和结构的成像方式,已广泛应用于针刺调节中枢的机制研究中。本文选取超重和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真针组和假针对照组,借助磁共振静息态、食物图片刺激的任务态、T1结构像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针刺即时效应(首次治疗)和长期效应(一个疗程)引起的超重/肥胖患者的大脑区域功能活动的变化;衡量长期针刺作用下,大脑结构变化的影像学特征,为针刺减重提供科学、可靠的影像学依据。首先,招募26名接受真针刺治疗的超重/肥胖患者作为真针组被试和19名接受假针刺治疗的患者作为假针组被试,针对静息态影像数据,采用低频幅度慢波震荡法(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分析方法,研究针刺的即时效应。结果显示:真/假针刺均显著降低了与内脏感觉相关脑区右侧脑岛(Insula,INS)的活动水平,增加了与认知控制相关脑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的活动水平。功能连接分析显示,真/假针刺均降低了INS与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认知控制的右侧DLPFC区域以及左侧DLPFC与情绪控制相关的背内侧前额叶(DMPFC,Dors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的FC强度,增加了INS与自我参照处理相关的楔前叶(Precuneus,PCUN)的FC强度。随后,本研究纳入完成长期治疗的17名真针组被试和15名假针组被试,同样采用上述方法,研究分析针刺的长期效应。行为数据显示,真/假针刺均降低了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指数、体重、腰围,真针刺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假针刺。影像结果显示:真针刺显著增加了抑制控制相关脑区右侧腹外侧前额叶(Ventr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VLPFC)的活动水平;真/假针刺均增加了VLPFC与奖赏驱动相关的眶额回(Orbifrontal Cortex,OFC)的FC强度,降低了VLPFC与体感中心丘脑(Thalamus,THA)的FC强度。这些结果表明,针刺引起的体重减轻可能与超重/肥胖患者负责抑制控制、胃肠动力和内在感觉处理脑区的调节密切相关。其次,采用功能连接密度图(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 mapping,FCDM)和FC方法的静息态研究发现:真针刺即时效应显著增强了与情绪控制相关脑区DMPFC的功能连接密度,减弱了DMPFC到内感受相关脑区INS的FC强度。真针刺长期效应显著降低了自我参照处理相关脑区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PCUN的功能连接密度,增强了PCC/PCUN到奖赏相关脑区尾状核(Caudate,CAU)的FC强度。这些结果表明,针刺引起的体重减轻可能与超重/肥胖患者负责情绪控制、内感受相关脑区的调节有关。接着,真针刺降低了超重/肥胖患者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求,提示针刺可能调节了奖赏相关区域从而改善了饮食行为。于是,本研究纳入23名真针组被试和18名假针组被试,采用食物图片刺激范式,研究针刺即时效应调节大脑响应图片刺激的变化。结果显示:食物图片对比中性图片刺激下,真/假针刺即时效应增强了与情绪控制相关脑区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DMPFC、奖赏相关脑区CAU的活动。高低热量食物图片刺激对比研究发现,真针刺即时效应显著提高了抑制控制相关脑区左侧DLPFC的活动,假针则相反。随后,本研究纳入完成长期治疗的15名真针组被试和15名假针组被试,研究针刺长期效应调节大脑响应图片刺激的变化。结果显示:食物图片对比中性图片刺激下,真/假针刺长期效应增强了双侧奖赏区域CAU和双侧体感中心THA的活动。高热量食物对比中性图片刺激下,真针刺特异的增加了双侧CAU的活动。这些结果表明,针刺引起的体重减轻、食物渴求和饮食行为的变化可能与超重/肥胖患者负责抑制控制的前额叶以及奖赏相关脑区的调节有关。最后,针对T1和DTI影像数据,分别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ery,VBM)和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方法,研究长期针刺治疗引起的超重/肥胖患者的灰白质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真/假针刺均增加了左侧OFC、枕中回(Middle Occipital Gyrus,MOG)的白质体积以及右侧内囊前肢(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ALIC)纤维束的FA值,真针刺特异的增加了胼胝体体部(Body of Corpus Callosum,BCC)、右侧外囊(External Capsule,EC)、右侧内囊后肢(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PLIC)、双侧上纵束(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SLF)纤维束的FA值。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超重/肥胖患者降低的BMI与增加的BCC、SLF纤维束FA值呈现正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长期针刺治疗在降低体重的同时,改善了肥胖造成的大脑白质结构的损伤,这些脑区与奖励驱动、奖赏调节、执行控制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手段,从功能和结构角度探索针刺调节体重的中枢机制,发现针刺调节了抑制控制、内感受、奖赏、情绪和自我意识等相关区域,为针刺调节体重、改善饮食行为提供了影像学证据。
其他文献
对我院妇科门诊2758例初诊病人进行了一个剖面的短期调查,有效地对我妇科门诊性病流行情况进行监测,摸清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率和妇科门诊多发病种的构成比及性病与年龄、
辩诉交易制度体现了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色,近年来,在我国刑事司法中也出现了辩诉交易制度的应用,而此制度在美国已存在200多年,该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理由,而且在经济效率方
16、1 7世纪发达的国内外贸易为英国带来巨大的财富 ,这些财富的流向直接涉及资本主义起源问题。本文比较详细地考察了商业资金的四种投向 :海外扩张与殖民地开拓事业 ;工矿
目的:探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9例安氏Ⅱ类错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9例患者经平均
辣条、辣面、薯条……每到放学,不少中小学周边的小卖部便人头攒动。单价为0.5元左右的“五毛食品”,因价格低廉、口味新奇,受到中小学生追捧。然而,这些廉价食品可能存在高油高
报纸
目的 判断改良TRAP银染法在端粒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支气管灌注煤焦沥青法诱导大鼠肺癌的模型 ,用改良TRAP银染法测定大鼠肺癌、癌前及正常组织中的端粒酶活
美国宪法中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和群体多数对于群体少数的利益纠葛在《战略特勤组》中得到突出反映,笔者从语言学和法学视角解析这部电影为我们带来的人的基本权利和少数群体
村官犯罪是指村官利用协助政府从事公务活动或负责村级工程等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对国家、集体利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其犯罪数额虽然不大,但影响极其恶劣,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