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活质量的宫颈癌手术的临床与循证医学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adenectomy LRH+LPL)治疗早期宫颈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31日因诊断为宫颈癌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FIGO分期为:Ⅰb-Ⅱa期)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腹腔镜下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对照组(开腹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切除数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共有31例患者,除了有两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他病例都成功地完成了LRH+LPL;开腹手术组有85例患者。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增加(260.07±76.67min VS 215.33±51.12min P=0.007),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减少(42.88±18.66h VS 68.99±66.7h P=0.0001),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切除数无明显差异。中位随访时间是42months (6-84月),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有3例和10例患者失访。两组比较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比较无差异(24.86%VS21.55%,P>0.05),病死率比较无差异(10.34%VS 11.58%,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RH+LPL与传统的开腹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如果手术者对腔镜操作熟练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但目前还未见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结果报道,需要开展多中心的大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来证实。腹腔镜下根治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目的评价腹腔镜下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adenectomy LRH+LPL)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Pubmed、CBMdisc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了Meta分。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8篇文章,无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3篇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5个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与传统的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组相比,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adenectomy LRH+LPL)组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肠道排气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在复发率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上则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它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增加手术后的复发率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由于纳入的文献的质量较低,这将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来进一步证实。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9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成功实施了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一例患者因术中盆腔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提示:转移性癌,改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平均年龄为30岁(25~38岁),5例未生育,4例已有子女,但所有患者均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4例Ⅰb1期,5例Ⅰa期;病例类型均为鳞癌。8例是在腹腔镜下淋巴清扫,腹腔镜辅助阴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1例患者行开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一例术中发生髂外静脉撕裂,术后有静脉血栓形成。随诊期间无病例复发。1例患者术后行辅助妊娠成功但妊娠3+月时流产。结论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是可行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价值的循证评价目的评价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治疗早期年轻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治疗早期年轻宫颈癌的所有文献进行复习,从而评价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结果共19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复发率0%-9.8%,平均为4.7%;死亡率为0%-4.2%,平均死亡率为1%;术后妊娠率为46.1%,足月产185例,占37.3%,早产97例,占21%,流产188例,占40.6%,其中早期流产114例,占全部流产病例的60.6%。晚期流产74例,占全部流产病例的39.4%。结论宫颈根治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满足患者的生育要求。严格执行手术指征,宫颈根治切除术不增加复发率。需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来进一步验证。不同的治疗方式对ⅡB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式治疗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01月0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治疗的Ⅱb期宫颈癌的病例资料15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1)单纯放射治疗组33例;(2)同步放化疗组,28例;(3)新辅助化疗+手术组28例;(4)新辅助放化疗同步+手术组24例;(5)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放化疗同步+手术+术后巩固放化疗组4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各组比较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有差异,第5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最低。各组比较生活质量有差异,第1组及第2组的生活质量较低。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是否可用于治疗Ⅱb期宫颈癌尚有异议。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Pubmed、CBMdisc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5篇文章,4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1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没有影响,提高了局部晚期宫颈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降低了术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及宫旁的浸润率。结论新辅助化疗可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可降低术后宫旁浸润率及淋巴结转移率。但纳入的研究少且都为小样本的研究,因此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高质量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综述湘西生态环境状况和土家族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对湘西土家族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列举了当地土家医生在医疗实践中常用消除人体热毒与冷毒的
入室抢劫事件屡见不鲜,针对此现象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造成失窃事件的极大原因是人们慵懒和意识差等不良性格造成习惯性不锁门.本文以STC89C52单片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人体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千载难逢。河南省委明确提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
<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战略问题的研究,制定了各种有效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以及合理地使
国内外对于松散颗粒床渗透率、窄分砂(均匀砂)渗透率的研究很多,但对于地层砂渗透率的研究很少,也没有将这种方法引入到石油工程领域;筛管完井后的产能变化主要取决于筛管外
我国婚姻法实行夫妻婚后所得财产推定为夫妻共同所有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同时规定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关于婚后父母赠与不动产
过去较多强调公务员要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但公务员的职责决定了公务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管理就是服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行政改革的共同趋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新疆九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埋深180m,欠压实,胶结疏松,决定用水平井割缝筛管完井。为选择割缝宽度,对岩心进行筛分析,得出大粒径砂累积重量10%所对应的砂粒直径为0.22~0.25mm,并根据1/3~2/3架桥原理得割缝宽度应
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整合网络从认知的层面对相声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概念整合这种认识活动有着普遍性,有着极强的认知解释力。另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