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而系统的关于生殖功能的研究证明生殖-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控制。女性整个生殖活动的不同阶段,如性分化、性成熟、生殖及性行为等均受着下丘脑—垂体—性腺(卵巢)轴的调节。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启动因素,在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中起关键作用。从整体上看,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内分泌器官,为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器官与内外感受器之间相互联系的枢纽。 下丘脑区域虽小,但皮层、边缘系统以及间脑都有到下丘脑的传人。下丘脑主要接受来自内脏和躯体感觉系统的传入,其传入纤维多在脑干网状结构换元后发出侧枝纤维汇集于中脑中央灰质、被盖核、中脑中缝核、蓝斑和外侧臂旁核,再进入下丘脑。下丘脑中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神经元涉及到下丘脑的许多区域,但它们主要集中于室周带的室旁核和弓状核区及内侧视前区。GnRH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或核团有广泛的突触联系。尤其是那些与性行为有关的神经元或核团,这些神经元通过各种神经递质调节着GnRH的分泌与释放。 下丘脑的小内分泌细胞可合成GnRH,经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细胞,促进其分泌促性腺激素。再经血循到达性腺,调节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作用于靶器官,促进和维持各种生殖功能的完成。在这个调节轴中,不仅有着从上到下的正向调控,同时还存在着由下到上的反向调控及自身调控,即垂体、性腺以及下丘脑本身分泌的激素对下丘脑GnRH神经元分泌的反馈调节。 内脏和体表相联系的观点远在《灵枢·海论篇》中已提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中医学认为穴位是府藏、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又是针刺时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激发点。人体体表有许多经络与女性生殖系统有关,刺激这些经脉上的穴位,可对女性生殖系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这些经脉上的一些特定穴位,它们或是与生殖器官直接相连,或是几条经脉的交会点,对生殖系统疾病有特定的疗效。根据90年以来的文献分析,针刺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遍及全身,近90个穴位均有效,但效应的强度相差太大;普遍认为非穴位无效。 大量实验已经证明与交配有关的感觉刺激能明显增强下丘脑-垂体前部-性腺轴内分泌系统的活性。刺激躯体感觉神经,子宫传入神经以及迷走神经也可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