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支架表面生物活性层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tcp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目前用于大段骨缺损修复的金属材料生物活性不高的问题,充分考虑材料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的生物学意义,主要考虑这一过程中细胞黏附与分化、新骨形成的需求,通过对具有结构高度可控性的3D打印钛合金支架进行表面改性,以期达到较高的表面成骨能力,实现骨向支架内部的理想长入。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孔容,且有序的介观结构有利于Ca、Si、P等离子的快速释放。因此这类材料既能表现出骨传导作用,也可以表现出骨诱导促骨生长的作用。基于MBG优异的生物活性,本工作尝试通过旋涂法在多孔Ti-6Al-4V支架上构建MBG涂层,并对涂层的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同时对纯Ti-6Al-4V支架以及传统生物活性玻璃(BG)改性的Ti-6Al-4V支架以及MBG改性的Ti-6Al-4V三组支架进行理化性能表征、体外细胞生物活性测试及体内成骨性能表征等。(2)我们以上述工作为参照,进一步在Ti-6Al-4V支架表面通过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出有序的纳米管结构,再向其中装载MBG,以期达到两方面的目的:1)实现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与介孔玻璃的双重生物学作用,2)通过纳米管的载体作用调控介孔玻璃的离子释放。现我们已证实通过旋涂法,能够在Ti-6Al-4V支架表面形成均一的MBG涂层。涂层与基体间具有良好结合界面,并且保持了MBG材料原有的化学组成与介孔结构。涂层的添加不会对支架原有的力学性能及孔隙率造成影响,且MBG-Ti-6Al-4V支架显示出了良好的体外矿化及离子释放能力。同时与纯Ti-6Al-4V支架以及传统生物活性玻璃(BG)改性的Ti-6Al-4V支架相比,MBG-Ti-6Al-4V支架能显著提高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在支架上的黏附和增殖性能,以及成骨分化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此外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氢氟酸无机电解液体系中,可以在Ti-6Al-4V支架上制备出60nm左右管径的TiO2纳米管,并尝试通过涂覆MBG溶液抽真空的方法将MBG装载入纳米管中。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装载有MBG的纳米管的钛金属支架显示出了良好的hBMSCs黏附性能,以及更高的细胞增殖及ALP活性。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对以MBG为基础的多孔钛合金支架表面进行化学组成和形貌改性为构建具有优异促成骨能力的钛金属支架提供了新方法,有望作为应用于大段骨的修复和骨再生。同时,对于纳米管中MBG的装载及两者间的协同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极值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0-2016年可获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别对云南省科技投入-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纵向研究、横向对比和内部分析,得出相关结
介绍了新研制的重型汽车用湿式无石棉纸基摩擦材料配方、工艺和性能.该材料采用了作者新近研制的纳米改性酚醛树脂;另外,选用碳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复合增强,从而使其具有优良的
确定L丙交酯中残留的乳酸含量有助于对丙交酯的纯度及后期应用进行质量控制。国标介绍了利用强酸反滴定法可确定乳酸含量,但在丙交酯存在的情况下并不适用。而文献报道的醇钠
本文分析了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潜在的交流障碍,如社会距离、概念混淆、恐惧与不相信、孤立与分离以及效率下降,指出减少或消除这些障碍的方法,从而实现其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至今,微课的设计与开发也成为网络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图层蒙版知识点的微课设计与开发,依据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合理提出应对策略,才能充分的利用经济全球化,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特征和原因。方法共纳入53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男性285例、女性248例,年龄13-90岁,平均年龄58.2±14.7岁,其中85例为病程〈6个月的新诊断患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中俄关系迈入正轨,世界性的医药“回归大自然”也波及到俄罗斯,中医凭着可靠的疗效得到了俄罗斯大众的青睐,俄罗斯国内对中医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越来
项目式学习强调课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提供学生“生动”的学习体验,通过项目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清英”)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