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靶向分子材料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及其应用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c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靶向(荧光)分子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在电催化、分析检测、生物医学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快速检测、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仪器小型化等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通过与有机靶向配体的结合,建立性能良好的生物分析检测新途径。合成的分子靶向探针作为电化学传感平台,不仅可以将有机小分子本身的独特性质引入电极界面,同时制备的荧光探针光稳定性好、细胞扰动性小,利于细胞在电极表面保持原有的活性。靶向荧光探针在电极表面直接进行及时跟踪,从而提高电化学分析性能和可视化研究。本论文研究的课题适合应用于医学少量肿瘤细胞的检测。对肿瘤细胞可以早期检测和揭示肿瘤信息,将电化学技术和光学技术相融合,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研究出快速、高灵敏、低成本、可视化的检测方法成为实际工作的需要,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是非常具有临床价值的。本论文致力于探索分子靶向配体和靶向荧光探针的生物传感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VTA2(As C8H10NS2)靶向配体对肿瘤细胞上相邻巯基蛋白(VDPs)特异性识别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实现了对VDPs高表达的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定量检测。首先,通过重氮化反应机理在ITO电极表面通过重氮盐形成对苯二胺层,三维碳纳米管(3D-MWCNTs)结构通过形成酰胺键作用固定在ITO表面,增大了电极比表面积,加速了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速率,为交联靶向分子VTA2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多功能基底。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所制备的细胞传感器对HL-60细胞的检测范围为2.7×102 to 2.7×107 cells m L-1,检测限为90 cells m L-1。该新型细胞传感器有望在癌症早期诊断、可视化治疗和细胞吸附研究等生物医学领域有着良好应用前景。2、基于肿瘤细胞表面CD44蛋白的高表达,透明质酸与CD44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本研究合成荧光靶向探针BIO,对肿瘤细胞膜上的CD44蛋白进行靶向识别;利用计时库仑法实现传感器对肿瘤细胞的定性和定量检测,通过显微镜技术直接观测捕获肿瘤细胞的状态。采用MWCNTs三维结构作为传感界面,通过共价交联透明质酸分子(HA),实现了对CD44蛋白高表达的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高灵敏定量检测;同时,BIO作为靶向荧光探针,通过荧光信号强度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实现了对检测物的可视化研究和双重信号检测。HA为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生化药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特异靶向识别肿瘤细胞上CD44蛋白,且能够维持所固定免疫原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该免疫传感器对Hela的检测范围为2.1×102 to 2.1×107 cells m L-1,检测限为70 cells m L-1,并显示出对其他肿瘤细胞识别的高特异性和良好的重现性。该细胞传感技术显示了对CD44高表达肿瘤细胞的高特异性俘获能力,良好的检测准确性、重现性及稳定性,为低浓度肿瘤细胞的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新技术。
其他文献
该课题分别以苯丙氨酸衍生物和甲氧苄氨嘧啶为印迹分子,制备了印迹聚合物,探讨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分子识别机理及制备MIP优化条件的选择.该硕士论文主要内容:(一)绪论
2月28日,一批从事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聚集在韶关市湖心宾馆会议室,参加韶关市老区宣传报道工作座谈会。韶关老区分布在8县(市)2区,有老区乡(镇)99个,老区自然村4796个,6万
媒介素养的英文拼写是Media Literary。一般媒介素养也称为媒体素养、传媒素养,或媒体识读能力、媒介认知能力。翻译成中文就是对媒体的“读写能力”。但真正的媒介素养不单
本论文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包括相关综述和研究报告。 电流型酶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领域中研究最多的一种类型,其电极反应包括酶化学反应和异相电子转移反应。电子转移的难易
近年来,MOF材料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规则可调的孔径和可拆剪的化学性质等特点而被广泛关注,在气体分离存储、化学传感、催化、药物传输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然而有
该博士论文分为三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1~3章)综述了纳米粒子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细胞分析及研究进展;圆二色光谱分析蛋白质构象的方法及研究进展.第二部分(4~6章)用透射
氨基酸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很多天然的氨基酸都是手性氨基酸,氨基酸的生理活性与它的立体化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很多
该文将共分五章进行论述.首先介绍了高等教育资源库系统的开发背景,进而重点论述了高等教育资料库的建模方法及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基于组件的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进行
该博士论文共分为五章,主要研究了以杯芳烃作为主体分子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作用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综述了杯芳烃大环化合物的超分子化学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2.
该文研究了手性氨基醇辅助剂存在下以硼氢化物不对称还原酮制备旋光活性烯唑醇及烯效唑的反应.从便宜易得的手性源,例如L-丙氨酸、L-苯丙氨酸、L-缬氨酸、L-脯氨酸、(D)-th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