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神话的坍塌与重建——论刘震云小说的出走与回归主题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yz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震云以其犀利的批判锋芒而为批评界广泛关注,然而,在批判的背后隐藏着作家深深的反思,有着一种指向未来的怀旧意识,并由此传达出作家的原乡情愫。本文试图在梳理作家惯常的批判主题之后,紧扣出走与回归这一主线,挖掘其作品背后的反思意识,并引申到其独特的怀旧模式上。   引言部分梳理了刘震云作品的相关研究情况,并指出批评界对其作品批判主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梳理了其作品中故乡神话的坍塌过程。根据作家创作的小说类型和时代背景,分析了故乡在不同界面所呈现的特点,指出故乡神话坍塌的原因。   第二章着力挖掘故乡神话坍塌后的反思意识。借助知识考古学和“怀旧的未来”这两种理论来指出批判意识并非是其小说的唯一重要主题,引入反思型批判这一被忽略的主题,同时,结合刘震云最新的两部作品,分析其在创作主题上产生的变化。   第三章主要分析刘震云作品中的出走与回归模式和探究故乡密码。根据其作品的不同人物设置,分析他们的出走与回乡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故乡的精神诉求。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简要分析了作家的创作疏漏之处。
其他文献
纪行赋又可称其为述行赋,是赋体文学众多题材的一类,“纪行赋”之名最早出现在南朝萧统汇编的《昭明文选》。“纪行”即纪征述行,是作者在远征途中记叙路途所见所感的文学表
“70后”作家张学东被誉为宁夏“三棵树”之一。张学东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大主题:个体成长和底层世界。成长带有二重性,既包括身体的成长,也包括灵魂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工程浩大,成就卓着的语文辞书。全书正文十二卷,字、词兼收,收词目约计三十七万条,凡五千余万字。内容涉及古今社会、文化、习俗等多个层面;所收条目义项力
同性恋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和文化现象,而关于同性恋现象的文学书写也是一种比较边缘化的存在。虽然我国文学史中对这种文学书写从未专门分类提起,但这种独特的叙事题材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