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蛋白的蛋白核酸修饰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酶在电极表面的有序化固定可提高酶传感器的稳定性,促进新型高效、高稳定性酶传感器的发展。DNA纳米结构的可编程性及空间可寻址等特性为蛋白纳米结构构建提供了平台,也为电极表面有序的酶分子固定提供方法。因此,近年来蛋白的核酸修饰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鉴于目前已有的多种蛋白核酸修饰方法中需要先对蛋白、核酸进行繁琐的化学或生物修饰,存在对DNA纳米结构或蛋白质固有性质造成损失的风险,这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运用需求,因此,发展一种易于使用的、经济的蛋白核酸修饰方法可促进蛋白纳米结构的构建,进而促进酶分子在电极表面的有序固定。目的发展一种易于使用的、经济的基于酶促催化的蛋白核酸修饰方法,构建可编程的蛋白纳米结构,拟用于酶传感器中酶的有序固定,制备更高稳定性的酶传感器。方法首先,构建目的蛋白(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为例)与A*蛋白的融合蛋白,将该融合蛋白在37°C条件下与单链核酸反应,利用A*蛋白特异性的核酸识别机制,将该核酸共价修饰于目的蛋白之上,形成共价的蛋白核酸复合体。对得到的蛋白核酸复合体进行荧光及凝胶分析,探索该修饰方法对荧光蛋白与A*蛋白各自性质的影响以及蛋白的修饰效率;并尝试借助凝胶过滤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以及磁珠进行蛋白核酸复合体分离纯化。其次,我们以“蛋白三级结构为单体或二聚体”依据,筛选出六种不同的HUH核酸内切酶,在大肠杆菌体内异源表达后初步探究体外环境下其核酸酶活性,扩展A*蛋白的同类蛋白用途。与此同时,我们采用氧化石墨烯、纳米金、普鲁士蓝及壳聚糖为功能性材料采用电化学沉积法修饰电极,并以葡萄糖氧化酶为敏感元件,优化电极各项参数及电极性能,最后,将以A*蛋白为中间体的蛋白纳米结构构建方法用于构建葡萄糖氧化酶-核酸复合物,构造葡萄糖氧化酶-A*-DNA单分子膜@金电极,利用DNA链定向结合电极,实现葡萄糖氧化酶在电极表面有序可控固定化,构建高稳定、高性能酶传感器。结果以A*蛋白为基础的蛋白核酸修饰方法并不影响绿色荧光蛋白与A*蛋白各自的生物功能,且该过程无需对单链核酸做任何功能修饰,即可实现目的蛋白与核酸的共价结合,反应30 min即可达到稳定态,效率约在80%,随后对蛋白核酸复合体的进行分离纯化,发现得到单纯的蛋白核酸复合体较为困难;其次,六种不同的HUH核酸内切酶中只有部分蛋白可以与核酸结合,且结合效率较低;最后,电极的制备中,我们对电极的检测电位及工作pH进行优化,为电极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但鉴于本研究前半部分酶的固定化方法尚需完善,后续电极上的酶的有序固定部分并未完成。结论发展一种基于A*蛋白的易于使用的、经济的蛋白核酸修饰方法,为更方便有效的构建蛋白核酸复合体、促进可编程性蛋白纳米结构在酶电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对A*蛋白及其他HUH蛋白的性质掌握不够完全,还需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南阳汉画像砖、画像石的神秘气息、浪漫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特征,形成中华民族的本土艺术精神。汉画像中的动物、神兽和人物、仙灵在形象特征表现上运用了想象
青少年小说是从儿童文学中分离出来的,内容多与青少年的人生经历有关。以美国青少年文学为例,上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始终将青少年视为一个独立的年龄阶段,出现了“青少年文学”这
报纸
为保证大型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连续生产,必须有效地对循环系统的结垢、腐蚀及水质等各项参数进行监测,从而评定出最佳的水处理方案。在换热器尺寸和循环水体积流量一
由于采用传统的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求算高墩的内力和变形会引起较大偏差,因此考虑箍筋对核芯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作用,使用ANSYS软件分析高墩的稳定性.选用MAN-DER
目的探讨标本在不同温度及不同保存时间的条件下,对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取10例患者抗凝新鲜全血标本进行预处理(溶血处理),在室温下分装成6组,每组10个
编者按: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机器换人”,减少建筑施工污染、实现环境友好,对节能降耗、提高
报纸
人参皂苷代谢物K(Ginsenoside metabolite compound K,CK)是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在人肠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研究表明,人参皂苷的药理活性主要是通过其代谢组分CK介导的,并且CK
采用多变数分析方法,对沿海地区杂交与常规油菜品种的性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种植的杂交与常规品种存在较大的差异。回归分析表明,不同性状在两种不同类型油菜产量上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追求优质教学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培养卓越教师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将培养卓越教师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