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廊线雷达探测性能分析及谱矩参数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廓线雷达是一种新型的大气遥感探测设备,它可以连续获得大气水平风廓线和大气返回信号的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廓线等信息。本论文对风廓线雷达探测性能(最大探测高度、准确性)进行了评估,并利用其垂直波束获得的多普勒速度谱的谱矩参数开展初步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利用CFL-16型对流层风廓线雷达25个月的观测数据,统计C2n随高度的变化、月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分析显示:①由于4500m以下湿度较大,水汽充足,而该高度层以上湿度明显减小,因此,C2n值在4500m左右的高度上有一明显过渡;②8000m以下C2n随高度呈递减趋势,夏季C2n值最大,春、秋季其次,冬季最小;③4000m以下秋季C2n大于春季,4000m以上二者差异不大:夏季C2n约为冬季的100.5-100.6倍。C2n这一变化规律主要是由温度和湿度变化导致的。   (2)对CFL-16型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的有效数据获取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①有效数据获取率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是在低层稍低(800m以下),在中层(800-10000m)最高,接近100%,高层(12000m以上)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减少;②有效数据获取率随季节的变化规律是从春季到夏季逐月递增,从夏季到秋季再到冬季逐月递减。这一规律与C2n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3)利用GLC-24型风廓线雷达的五波束观测数据,分析了在晴空和降水条件下风廓线雷达探测的准确性,结论是:①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均匀稳定、垂直速度很小,风廓线雷达测量水平风的准确性高;②在均匀性降水条件下,虽然垂直速度很大,但大气在风廓线雷达五波束探测的水平范围内均匀,风廓线雷达测量水平风的准确性也较好。③在非均匀性降水条件下,大气在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水平范围内不均匀,违背了风廓线雷达测量并计算水平风的假设条件,风廓线雷达测量水平风的准确性较低,多为不可信数据。   (4)利用CFL-16型风廓线雷达连续三年的观测资料与常规高空探空系统进行对比,得到水平风u、v分量的标准偏差在2.3m/s左右。考虑到风廓线雷达和L波段雷达探空之间测风原理的不同和取样空间的差异,2.3m/s的标准偏差代表了风廓线雷达和L波段雷达探空共同的测量误差及不同采样高度和时间的水平风的差异,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5)分析了晴空、层状云降水、对流云降水和混合云降水条件下谱矩参数的统计分布情况。晴空条件下谱矩参数的分布最窄,信噪比最弱;层状云降水的谱矩参数概率分布图中可以看到明显的零度层亮带,零度层亮带附近的信噪比和径向速度梯度很大,但零度层亮带以上的谱矩参数变化不大;混合云降水的信噪比和径向速度概率分布图中可以看到零度层亮带信息,速度谱宽比层状云降水时的宽;对流性降水的谱矩参数概率分布比上述所有情况都大,且无零度层亮带。
其他文献
研究选矿厂细碎与筛分设备的工况参数,引入优化设计方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对细碎与筛分设备建立独创性的优化数学模型,合理确定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从而得
学位
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系统中大气和海洋都存在一个60年左右周期的振荡,随着这些系统的年代际转变,各种生物资源也发生年代际改变。北太平洋海洋内部模态能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导致
气候平均值与极值变化分析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两个重要分支,但两者相互联系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1960-2008年中国区域气候平均值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010年夏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呈现上、下游阻塞长期维持的现象,俄罗斯西部出现近2个月的阻塞高压。伴随着环流形势的调整和变化,下游直到日本地区出现一系列极端异常的天气。这是
近20年来,随着观测数据和重建资料的增多,气候的年代际变率研究逐渐成为气候研究的焦点。降水作为与人类活动和生产直接相关的重要气象要素,其年代际变化备受关注。我国东南沿海
土壤湿度在陆气相互作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改变陆面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以及地表能量中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分配,从而对天气、气候产生较大影响。利用陆面模式和观测
以北京为中心加之周边省市所构成的京津冀区域由于城市化进程、工农业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激增等,导致大气污染人为排放源较大,是全国典型的重污染区之一,同时由于特殊的地形
北京地形复杂,西、北和东北部群山环绕,东南部为高度城市化的平原地区。为了分析北京不同区域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的差异,本文首先根据北京的地理特征以及夏季降水量的年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向大气中释放过量的CO2已经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人类活动所释放的过量CO2的去向是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在目前的研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将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