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卡行信用卡互联网支付风险管理研究——以X银行为例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gnet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信用卡支付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各类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支付在给持卡人提供快速、便捷支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防控方面的挑战。在互联网上,有人开玩笑说:“没人知道网络终端另一边坐的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而就支付安全而言,其核心是要准确识别一笔交易是否为持卡人本人发起的,防范不法分子窃取他人账户进行交易。与传统的刷卡支付方式相比,互联网支付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银行和信用卡组织(主要为银联、Visa和MasterCard),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留存了大量的客户个人信息及卡片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露风险的增加。  随着支付方式进入非面对面时代,其面对的风险包括新兴欺诈手段层出不穷、网络犯罪手法快速演变,信息泄露风险上升等等。相对于传统的线下刷卡支付,互联网支付发展速度更快、参与主体更加多元、交易方式更加多样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翻新。不同支付机构之间风险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能力参差不齐,为不法分子利用风险防控漏洞进行攻击带来了便利。无论是类似Global Payments(全球支付)信息泄露事件导致的数以百万计的客户银行卡账号信息泄露,所造成的潜在安全隐患;还是一些持卡人因木马病毒、网络钓鱼等原因导致的实际损失,都会严重影响持卡人的支付体验,导致部分持卡人因安全问题拒绝使用网络支付。  对于中国的信用卡发卡主体银行来说,互联网支付在整个业务体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支付在信用卡整体交易量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互联网购物的主要客群中青年,也占据着信用卡用户的最大比例。一张不能便利、安全地进行网上支付的信用卡,必然会极大地降低对用户的吸引力。本文主要以国内中型股份制银行X银行为例,从发卡行的角度,对信用卡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发展状况和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试图探讨其自身的优劣势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寻找解决方案。  本文的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先简要介绍了X银行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用SWOT分析法进行企业环境分析,探讨X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劣势,最后提出风险管理目标。第四章分析了X银行信用卡网上支付业务的风险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首先运用分解分析法对该银行主要的几种信用卡互联网支付模式的流程及风险进行阐述,接着根据上述分析对主要风险进行归类,最后提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原因。第五章首先讨论了当前中国互联网支付的两个主要特征: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互联网支付流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险识别正在改变互联网支付风险管理模式。以此为出发点,结合X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方案设计。第六章从内部和对外两方面给出实施策略。最后一章是结论和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理查德·沃尔海姆(1923-2003年)是英国分析美学家、哲学家.他对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即艺术定义进行重新思考,提出了艺术品即物理对象假说.通过对艺术品即物理对象假说的分析,
本文试图运用营销学知识,介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精确营销的方法和理念,并结合电信企业目前的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电信企业开展精确营销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文中以大量的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P)后早期拔除导尿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157例接受RALP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开放的全球市场和更加便捷的交通运输及通讯系统,正在将世界的距离拉近,但同时却发现某一产业的企业集聚程度并没有因为经济全球化而分散,相反的我们看见的是逐渐被企业集群主导的世界经济版图。企业集群不仅影响着全球经济,也影响着处在这种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单个企业很难孤立的满足全球化市场的要求而需要与各种相关组织进行合作,获得所需的各种资源、知识和信息,从而实现持续发展。企业集群恰恰顺应了这一要求,并且已表现
自中国在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消费市场就成为各大跨国企业展开竞争的大舞台。幅员辽阔的中国也成为与美国合成为 G2的一个新的经济力量。作为一个最大市场之一的
多元化战略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同时也为企业制造了成本。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实施多元化战略不能有效地提升公司价值,反而会损害股东的利益。这是因为随着上市公司股权
本文重点探讨互联网企业在运用多渠道营销系统,积极从互联网上走向线下实体,通过创新的渠道运营获得行业领先的优势时,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企业内部更加激烈的渠道冲突问题。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