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信用卡支付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各类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支付在给持卡人提供快速、便捷支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防控方面的挑战。在互联网上,有人开玩笑说:“没人知道网络终端另一边坐的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而就支付安全而言,其核心是要准确识别一笔交易是否为持卡人本人发起的,防范不法分子窃取他人账户进行交易。与传统的刷卡支付方式相比,互联网支付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银行和信用卡组织(主要为银联、Visa和MasterCard),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留存了大量的客户个人信息及卡片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露风险的增加。 随着支付方式进入非面对面时代,其面对的风险包括新兴欺诈手段层出不穷、网络犯罪手法快速演变,信息泄露风险上升等等。相对于传统的线下刷卡支付,互联网支付发展速度更快、参与主体更加多元、交易方式更加多样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翻新。不同支付机构之间风险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能力参差不齐,为不法分子利用风险防控漏洞进行攻击带来了便利。无论是类似Global Payments(全球支付)信息泄露事件导致的数以百万计的客户银行卡账号信息泄露,所造成的潜在安全隐患;还是一些持卡人因木马病毒、网络钓鱼等原因导致的实际损失,都会严重影响持卡人的支付体验,导致部分持卡人因安全问题拒绝使用网络支付。 对于中国的信用卡发卡主体银行来说,互联网支付在整个业务体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支付在信用卡整体交易量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互联网购物的主要客群中青年,也占据着信用卡用户的最大比例。一张不能便利、安全地进行网上支付的信用卡,必然会极大地降低对用户的吸引力。本文主要以国内中型股份制银行X银行为例,从发卡行的角度,对信用卡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发展状况和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试图探讨其自身的优劣势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寻找解决方案。 本文的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先简要介绍了X银行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用SWOT分析法进行企业环境分析,探讨X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劣势,最后提出风险管理目标。第四章分析了X银行信用卡网上支付业务的风险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首先运用分解分析法对该银行主要的几种信用卡互联网支付模式的流程及风险进行阐述,接着根据上述分析对主要风险进行归类,最后提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原因。第五章首先讨论了当前中国互联网支付的两个主要特征: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互联网支付流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险识别正在改变互联网支付风险管理模式。以此为出发点,结合X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方案设计。第六章从内部和对外两方面给出实施策略。最后一章是结论和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