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审美情感“恨”研究——兼与东亚美学视域中的“怨”与“哀”比较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it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被称为“朝鲜人最为基础的、最为根本的情绪”的“恨[ han]‖。然而“恨”的概念至今都未能得到明确的界定。“恨”仍然是一个百家争鸣的论题和继续有待阐明的课题。  研究者们虽然未能对“恨”的确切意义达成共识,但是普遍认为“恨”并非由单一因素组成的美学范畴,它是由“悲哀”、“怨恨”、“悔恨”、“感伤”、“忧郁”等多种情感因素组成的复合型美学范畴。不同的研究者所研究的视角、关注的焦点等各不相同,于是很难就“恨”的概念范畴达成一致的观点。  那么,怎样才可以相对全面地对“恨”的概念范畴加以界定?“恨”是一个包含多种情感元素的复合、多元的美学范畴,笔者也同意这一结论。但是笔者同时认为,“恨”所包含的多种情感因素中有一个核心,即最为基本的情感因素。那就是“悲”。  人的基本情感类型可以划分为“悲”和“喜”两大类。所谓“喜怒哀乐”,其基本情感因素也是“悲”和“喜”。而“恨”归根结底应该划归到“悲”的范畴之中。上述“悲哀”、“怨恨”、“悔恨”、“感伤”等“恨”中所包含的种种情感因素中,“悲哀”正是其核心。没有“悲哀”,“恨”也无从谈起。因为“恨”的情感,其起因是生离死别、挫折与失败、丧失与没落等人生当中负面的遭遇。因此,“悲”才是“恨”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情感因素。  归根结底,“恨”是一种以“悲”或“悲感”为核心的审美意识范畴。作为一种审美意识的“恨”,体现了朝鲜文学艺术传统中对人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苦难与挫折等悲剧性遭遇的审美把握。“恨”可以说是朝鲜传统“悲剧意识”的精华之体现。因此,笔者试图从阐释朝鲜文学的“悲剧意识”入手,综合运用社会历史批评、阐释学等文学研究方法及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在朝鲜古典诗歌和小说等文本中发现和提纯“恨”的概念范畴,进而阐明其作为东亚悲剧美学范畴的实体和意义。  本论文共分为6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中通过对悲剧及相关范畴的分析,梳理和确立了“悲剧意识”、“悲剧精神”等悲剧美学概念。“悲剧意识”是一种感性直观的人类普遍具有的以悲为基调的情绪或意识;“悲剧精神”是由文学艺术家通过各种文学艺术体裁,在强烈的理性精神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与激情迸发。  第三部分中从美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恨”的情感结构和心理结构。从情感结构而言,“恨”是由抱怨与自责、悔恨与希望等相互对立的情感因素组成。从心理结构而言,“恨”就是主体面对(爱人等)丧失、失败或挫折等不利局面时的心理反应——为摆脱或降低这一心理反应所带来的痛苦而采取的“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第四部分中分析了朝鲜古代神话传说、古代诗歌、古代小说、现代诗歌等文本中“恨”的表现。“恨”并非完全显性地存在于文本之中。在不少文本中,“恨”是以内在情感逻辑的方式隐性地存在于文本之中。但是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都能够清晰地发现“恨”作为朝鲜文学中独特情感的存在。  第五部分中从诗学阐释学的角度,通过思想根源、社会背景的角度比较了朝鲜的“恨”与中国的“怨”、日本的“哀(あわれ)”。“恨”、“怨”、“哀”同为东亚的悲剧美学范畴,都以悲感作为核心因素,同时也存在差异。  第六部分中从中西方比较诗学的角度探讨了悲剧意识在东西方美学中的共同点和相异点,进而阐明了“恨”作为东方悲剧意识的价值和意义。西方悲剧美学以模仿论作为核心,而东方悲剧美学以感物说作为核心。“恨”强调自然万物给主体带来的感受,因此没能形成西方悲剧那样的表达方式,而像是广漠夜空中的繁星,以各种不同文学形态,若隐若现地放射自己的光芒。
其他文献
听力不仅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外语学习中的基本要素,听力水平影响着外语学习的总体水平。外语学习者认为听力是最难的技能,对中低英语水平者更是如此,然而却少有高效的
一、总论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心理分析/储峰/1—60论中国共产党与群众运动模式的运作/叶青/1—74中共民族问题纲领的演变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奠基/庞效松/3—44中共对富农
在日常交际中,说话者通常需要遵循很多规约,如礼貌或合作。但是这些规约并不是永远不可违背的,在某些情况下,人们难免会使用一些不和谐的语言形式,尽管这些语言形式是交际中
2001年是国内二甲基亚砜销售形势和生产效益最好的一年,不包括通过回收旧溶剂加工生产DMSO的企业,2001年我国二甲基亚砜的产量为8200t,总销售量为9600t,其中出口量为2600t。
品牌建设是工程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国有特大型中央建筑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出一条符合自身“气质”的品牌建设
期刊
俄罗斯艺术家扎布罗夫是当代著名的肖像画大师,他善于运用丙烯、木炭等多种材料在木板和画布上作画,艺术家以人物创作为主体,构图严谨,采用古典造型,把死亡、忧郁和孤独等现
一直以来,“高端”在大众眼中是品质、财富、技术等的代名词,而如今,当普通变成了平庸,当低调演绎成忽视,个性逐渐成为被时代关注的符号。用“个性”来打造高端品牌不失为一
元月五日,《中国婺派建筑》签赠仪式与座谈会在北京举办.rn10万多字、500多幅照片、500多页的大开本巨著—《中国婺派建筑》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从研究背景、
期刊
本文主要以“批评语言学”或称“批评性语篇分析”为理论基础,选取俄罗斯重要报刊《共青团真理报》、《论据与事实》报和《政权》杂志三家纸质媒体在2008年俄罗斯格鲁吉亚冲
英语教学的研究重心已经从研究传统的如何教转到了研究如何学,英语教学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帮助学生逐步实现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终身自主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