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雨带类型的影响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82-2012年基于台站观测资料结合NASA中心制作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集计算的青藏高原70站逐月地表感热资料序列,NCEP1再分析数据,1951-2012年国家气候中心160站夏季降水等资料,通过EOF、SVD、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高原春季感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雨带的影响,并从东亚大气环流角度对其影响原因进行了分析,最终建立了我国东部夏季雨带类型预测概念模型。主要研究结果有:(1)20世纪90年代中国东部夏季处于多雨期,江南地区降水尤为偏多,III类雨型偏多;进入21世纪,夏季雨带向北推进,Ⅱ类雨型偏多。计算中国东部逐年夏季降水与三类雨型分布的相似指数,定义了夏季雨带典型与不典型年份,最大相似系数小于0.187,则为不典型年份,反之,则为典型年份。(2)高原春季感热距平场在1982-2003年为“西正东负”的特征,1988-2003感热值呈减小趋势,2003年之后感热强度加强,感热距平场空间分布变为“东正西负”。高原感热站点资料与NCEP2和JRA55再分析资料对比发现,三套资料年内变化都呈单峰型分布,高原感热站点资料与NCEP2再分析资料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相似。(3)青藏高原春季平均感热偏强,夏季500hPa高度场中高纬呈“-+-”的波列结构,中国北方地区处在长波槽前,南亚高压偏强,位置偏东,西太副高位置偏西,整层水汽通量辐合区位于江淮流域,中国东部夏季雨带偏北,易出现Ⅱ类雨型;高原春季地表感热偏弱,环流形势与感热偏强时相反,有利于雨带偏南,易出现Ⅲ类雨型。(4)中国东部夏季雨带预测概念模型:当EUI指数大于2为I类雨型;否则参考高原春季感热距平指数,当指数偏强,为Ⅱ类雨型,指数偏弱,则为Ⅲ类。
其他文献
以Ni为粘结相,TaC为抑制剂,短切碳纤维(Csf)为增强相,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分别在1450、1500、1550、1600℃的烧结温度下,制备了短切碳纤维增韧补强WC-TaC-Csf刀具材料,研究
<正>近几年来,"犬儒"抑或说是"犬儒主义"使用得颇为频繁,有论者甚至认为当今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犬儒社会",中国的文化就是一种"犬儒文化"。实际上,无论这些论者还是广大读者
<正> 距贝加尔湖西北66公里处、安加拉河与伊尔库特河汇流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这就是苏联东西伯利亚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伊尔库茨克。如同英国孕育了伦敦、法国孕育了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 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大量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
<正> 近50年来,猫头鹰成了西欧时髦的象征物。它不仅作为主角出现在儿童读物和民间传说中,它的形象也在邮票、珠宝、纺织品、雕塑、陶瓷绘画等各种工艺美术中随处可见。在工
期刊
钢铁件表面前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洗磷化废水,其成分复杂,除含有大量酸、碱、重金属离子外,还含有大量磷化物,而且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较差,处理难度较大。实践表明,采用碱
<正> 800余名前来傲礼拜的教徒们,鱼贯走上皇家教堂宽阔的石台阶,站在近旁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小歌童们,头戴深蓝制服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得到了某种暗示,肩挎照像机
由于体型外貌有助于改良种猪的体形特征、外貌结构和延长使用寿命,尤其对于种猪肢蹄结构与质量的改善特别重要,故体型外貌的评估在种猪选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育种工作不可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及麦默通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1月~2016年5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乳腺良性叶状肿瘤113例,开放手术扩大切除58例,麦默
分别引入V2O5、Nd2O3对透明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进行着色,并利用DTA、XRD、UV-VIS等方法分析钒、钕离子对玻璃晶化过程和着色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V2O5明显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