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分子液晶,既有液晶的流动性和各向异性,又有超分子化学的动态组装和结构复杂性,是一种独特的功能材料,具有显著的电导和光电导性能,且能够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微结构,吸引了广泛的科学关注。基于氢键自组装的超分子盘状液晶通常由刚性芳香中心硬核与配体化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其卓越的柱状相液晶排列在离子传导材料及有机光电设备中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纳米多孔交联聚合物与由氢键超分子液晶构建的柱状相通道可以识别和分离某些杂环化合物,比如咪唑等,这使我们想到了类似苯并三咪唑结构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通常用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生产,一些造假者利用三聚氰胺较高的含氮量,添加在饲料和食品中提高其含氮量,造成了诸多严重的食物安全事故,三聚氰胺的检测与分离成为关注的热点。三聚氰胺是C3对称化合物,每一个分子都含有6个质子受体(-NH)和3个质子供体(=N-),具有良好的氢键自组装能力。已有多篇文献报导关于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衍生物的氢键自组装行为。然而,据我们所知,还没有文献报导在这些氢键超分子复合体中存在液晶行为。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合适的氢键配体化合物,构建以三聚氰胺为核的超分子盘状液晶材料,希望为三聚氰胺在液晶领域的检测和分离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我们设计并制备了五类含有不同氢键配体官能团的长链烷氧基化合物,包括苯甲酸、三聚氰酸衍生物、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琥珀酰亚胺衍生物和胸腺嘧啶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与质谱(MS)对配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获得的配体化合物与三聚氰胺按照3:1或2:1的摩尔比制备对应的具有自组装行为的超分子复合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广角X射线衍射(WAXS)等研究方法对它们的热学性能及空间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亚氨基-二羰基基团是很好的三聚氰胺氢键配体官能团;杂环的大小显著影响三聚氰胺-亚氨基二羰基复合体的氢键强度;邻苯二甲酰亚胺或者琥珀酰亚胺衍生物与不同摩尔比的三聚氰胺可形成不同的柱状相液晶,比如长方柱状相、四方柱状相和六方柱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