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水体镉污染现象日益严峻。生物炭和微生物吸附在含镉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研究,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应用缺陷。研究表明,利用生物炭-微生物协同体系处理含镉废水可以弥补单一体系处理时的不足。然而,目前有关协同体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缺乏对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展开深入研究。因此,本文考查了三种生物炭的吸附特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比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形成的协同体系对含镉废水的镉去除能力差异,并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水体镉污染现象日益严峻。生物炭和微生物吸附在含镉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研究,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应用缺陷。研究表明,利用生物炭-微生物协同体系处理含镉废水可以弥补单一体系处理时的不足。然而,目前有关协同体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缺乏对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展开深入研究。因此,本文考查了三种生物炭的吸附特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比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形成的协同体系对含镉废水的镉去除能力差异,并深入探究协同体系中的镉去除过程及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以玉米秸秆、花生壳、松木为生物炭原料,考查三种生物炭的镉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炭均在pH为7的条件下对镉的吸附效果最佳,且吸附过程中均以化学作用和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其中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生物炭吸附效果较好,分别为37.4 mg·g-1和35.4 mg·g-1;松木生物炭吸附效果最差,仅为4.9 mg·g-1。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和物理气体氮吸附分析发现,玉米秸秆生物炭具有矿物元素、粗糙的表面孔道、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容量,使其在含镉废水处理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潜力。(2)将三种生物炭分别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处理含镉废水,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物炭-枯草芽孢杆菌协同体系对镉的去除效果最佳(62%)。其镉去除率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单一体系提升了139.4%,相比生物炭体系提升了86.9%,且大于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枯草芽孢杆菌单一体系的去除效果之和。通过OD值监测发现,玉米秸秆生物炭可以提升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大生物量。基于协同体系与单一体系去除过程和表征分析结果对比发现,玉米秸秆生物炭-枯草芽孢杆菌协同体系对镉的去除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生物炭主导修复阶段、枯草芽孢杆菌主导修复阶段以及生物膜形成阶段。协同体系中生物炭表面矿物元素的释放、以及枯草芽孢杆菌附着形成的生物膜是实现水体中镉的长期稳定去除的重要因素。(3)进一步的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通过细胞功能转运的方式将重金属镉从溶液中去除,但并未将其稳定地结合在细胞上。镉毒性对枯草芽孢杆菌造成了直接侵害,极大地抑制了其生长代谢活性。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加入不仅激活了枯草芽孢杆菌体内的磷酸转移酶系统,增强了镉结合基因LuxS和镉抗性基因czcD的表达,并为枯草芽孢杆菌提供了能源物质,增强了枯草芽孢杆菌碳、氮、核黄素等相关代谢通路的表达。此外,枯草芽孢杆菌的磷合成/固定相关基因pyrG和pcrA的表达也得到了显著上调,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生物膜早期发育特征,这些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协同体系的构建可以实现废水中镉的长期稳定去除。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外包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研究表明:设置外包钢板能够对内填混凝土产生有效约束,混凝土的抗侧力和延性得到提高,同时混凝土和抗剪连接件也能有效限制钢板的面外变形,延缓了钢板的屈曲,充分挖掘了钢板的工作潜能。研究证实这种构件具有水平承载力高、抗侧刚度大和抗震延性好的优势。课题组基于钢板剪力墙和混凝土剪力墙的力学性能,提出了以实现混凝土压力场和钢板拉力场协调一致的双开孔钢板约束混凝土组合剪力
风力发电已成为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然而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环境恶劣且运行工况多变,使得其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部件极易发生故障,一旦故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风力发电系统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为此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从空气动力学效应出发分析计算能量转换效率,建立风力发电系统各环节的模型。其次研究了风电机组运行于低风速区时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原理,针对实际风
植筋加固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加固方法之一。在实际工程中,对于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梁、柱等构件需要进行增大截面加固,对于需要增大截面后植筋的复合混凝土基体后植筋结构,不同的植筋深度、植筋钢筋埋入下部基层和下部基层的长度之比,会对植筋试件的承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是对关于单基体植筋粘结锚固的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对复合混凝土基体后植筋结构的粘结锚固性能研究较少,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研
传统的单光眼镜已经不能满足老视患者在舒适度、有效视野、清晰度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PAL)能够提供远、中、近清晰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老视患者的青睐。视远区和视近区的大小与子午线的设计、轮廓线的设计、渐进面矢高方程有关。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渐进面矢高构建方法,该方法使用具有曲率调整元的环曲面方程来设计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以减少镜片的像散并扩大视近区的有效视力范围。具体内容如下:
在城市污水处理主流工艺中回收磷是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环境工程界的热点研究领域。相比传统EBPR工艺,生物膜磷回收技术的工艺流程更简化、回收率更高,但已有研究均需在厌氧段额外投加碳源(COD在200-1600mg/L不等)来获取高磷回收液。我国城市污水中COD浓度普遍在200-300mg/L范围内,本研究将模拟城市污水水质,构建一个新的运行模式,来水先进行厌氧段,利用其碳源释磷,再经
众所周知,凭借优异的性能而著称的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弹性体材料,在电子,医药和工程等许多领域具有突出的性能和不可或缺的应用。然而,在聚氨酯材料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外部的挤压弯折与刮擦磨损而使材料内部或外部产生微小裂缝,而微裂缝的产生往往会导致聚氨酯材料失效。因此,为了节约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研究自修复聚氨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修复技术是一种受皮肤启发,通过模
由于钢管混凝土CFST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制作和施工方便的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超高、大空间等结构。哑铃形是工程中常有的截面形式,并广泛的用于桥梁结构。哑铃形CFST平面内承载力较高,其平面外的稳定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轴压、偏压和纯弯的受力状态,很少有弯扭屈曲的研究。为了使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方便的计算和使用,本文在张文福教授“板-梁理论”的
由于装配式结构在环境保护、质量和安全控制以及建筑方案优化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单边螺栓连接的钢管混凝土柱装配式框架,不仅具有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抗火性能好等优点,还具有节点构造简单、施工快捷等特点。目前,对于钢管混凝土柱单边螺栓节点及框架抗震性能已有一定的研究,然而对其在高温下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还鲜有报导。本文进行了4榀ISO834标准升温条件下单边螺栓
作为典型抗生素的一种,氯霉素(CAP)由于其不良的生物效应和诱导抗性基因的潜力,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本论文针对氯霉素的降解与转化,分别采用亚临界水热反应和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探讨两种体系下CAP的去除效果和降解机理。针对高浓度制药废水中的CAP采用亚临界水热反应去除,针对低浓度制药废水中的CAP采用钴/铁双掺杂生物炭催化过硫酸盐去除。研究成果分别如下:(1)亚临界水热反应的研究表明,CAP在亚临界
手机等移动产品以及纯电动汽车的出现导致了对大容量储能器件需求的增加,而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储能器件备受关注。石墨由于低成本及高稳定性,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负极材料,然而石墨较低的理论比容量(~375m Ah·g-1)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寻找新型的负极材料是发展锂离子电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众多的材料中,Si及其氧化物(SiOx)因为极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