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统中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ocean_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渴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使用移动终端获得各种服务,如:电话、即时消息、音乐、电视直播、视频电话等等。为了适应各种业务对带宽、时延、覆盖等各个方面的各种要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启动了长期演进计划(LTE,Long TermEvolution)。而由于LTE系统的复杂性,各种参数的配置与优化工作对于人工操作来说,其工作量较为庞大,运营成本也比较高。因此,自组织网络(SON,Self-OrganizedNetwork)技术被引入LTE系统中。作为SON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负载均衡技术是保证系统高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和改善用户体验、降低营运成本的关键。本文针对LTE负载均衡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对LTE负载均衡算法各个模块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与设计。针对单一门限的负载判决机制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负载均衡操作的问题,论文采用了双门限的负载判决算法;为了减少负载均衡操作中切换次数、提高负载均衡算法的执行效率,论文设计了一种UE选择算法,其优先选择具有确保比特速率(GBR,Guaranteed Bit Rate)承载的边缘UE。2)论文对负载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目标UE选择算法。为了减少乒乓切换的次数,负载预测技术在基于负载的切换算法当中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基于负载预测的切换算法对UE的选择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因此其执行效率受到了影响,论文根据UE与邻区的关系、以及邻区的负载分布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UE与邻区关系表的UE选择算法。3)针对普通负载均衡算法不能解决的部分场景,论文设计了一种接力负载均衡算法。当区域性负载过高,邻区无法满足高负载小区的要求时,普通的单级负载均衡算法已不能够快速降低高负载小区的负载。本文设计了一种接力负载均衡算法,通过多级小区间的协作来实现负载的均衡。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最近二十多年来逐步走向成熟的新型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通信的方式采集和交换信息,具有非接触,多目标同时识别,信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传统的投影仪由于在计算机到投影仪之间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在不少场合,例如悬挂投影仪连接,多台计算机到投影仪的切换等,已经难以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国际性的会议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要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进行发言讨论,这就需要有一套同声传译系统。翻译员把会议发言翻译成几种
在当前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以及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必然趋势下,60GHz频段毫米波短距离无线通信因其有丰富的频谱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中最具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