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十几年的实践,该项技术与拆除重建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是指在保持房屋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的前提下,将其从原址移到新址,包括纵横向移动、转向或者移动加转向。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工程。 随着新一轮《城市规划法》修订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在规划要求拆除的建筑物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八十年代以后建造的,仍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再者,有一些具有人文价值的古建筑,一旦拆除,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采用这项技术,可以将一部分仍具有较大使用价值且周围有迁移余地的建筑通过短距离的整体平移和旋转,将其迁移到规划允许位置,不但可以满足城市总体规则要求,而且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建设资金和搬迁安置费用,还可以大幅度缩短工期,减少拆迁矛盾。 作者将整体平移技术应用于城区改造的研究中,通过对目前国内建筑物平移的工程实例中采用的平移技术进行较为系统的技术总结和归纳,从差异很大的实例中提取具有共性的技术特征,总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技术方法和指导性技术方案。并把我国建筑物整体平移的工程实践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与易地重建相比较,用于对城区改造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文从阐述整体平移技术方案设计与施工要点开始,分析具有典型特征的整体平移技术的工程实例,最后提出在城区改造中如何运用整体平移技术。通过整体平移工程与易地重建工程的比较,提出整体平移技术应用的环境。为城区改造中的建筑物整体平移提供技术支撑。 在结论和展望中提出,由于房屋整体平移还只限于移动成功,并没有学者对其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相当多的计算依赖于经验。因此对建筑物整体平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