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投入、制度变迁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省域比较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x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因此,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经过60多年的努力,用9%的耕地养活了20%的世界人口,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投入是至关重要的。但制度因素,也是粮食增长的内生变量,它影响着三大要素的功能发挥及其组合效应。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增长与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密不可分。但由于区域间自然禀赋的差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区域间农业要素变化是不同的,农业要素变动以及农业制度创新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区域差异,需要我们去研究,以便相机行事,构筑粮食安全的基础。山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三个省份都是粮食主产区,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典型区域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以三省的1978--2011年的农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要素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其中的要素投入包括5个要素:土地面积、劳动力数量、化肥量用量、机械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本论文同时将比较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两阶段制度要素对山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三省的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省分别处于我国东中西地区,由于三省的农业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土地面积、劳动力数量、化肥使用量、机械动力投入以及有效灌溉面积等5个要素投入及两阶段的制度因素实施对各自的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山东省的土地要素可促进粮食生产,而对江西省、四川省无显著作用。劳动力的投入可促进江西省、四川省粮食生产,但对山东省的粮食生产无显著影响。化肥的投入对三省地区的粮食生产均有促进作用。机械动力要素投入可促进山东省、江西省的粮食生产,而对四州省无显著影响。灌溉面积对三省的粮食生产无显著影响,说明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不足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税费改革政策对三省的粮食生产均有促进作用。三省粮食生产资源禀赋不同,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不同的,促进粮食生产应考虑区域差异因素。最后提出了千方百计保护好耕地、加强职业农民培育、推广农业机械化等政策建议,并要做到因地制宜。
其他文献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在现代企业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管理方法,它能够把企业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达到最优化的状态的目的。而公司战略目标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掌舵者,它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公司的认可,尤其是大中型企业都纷纷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索,以便能够指导企业更加科学的开展经营活动,有效促进公司战略落地。除了在理论方面学者们的探索,财政部也在近几年不断发文强调在企
伴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务工经商的人员逐渐增多,农村土地权流转现象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均有出现。土地的流转能够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我们要把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报纸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中的农业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对于农业来说,重中之重的是水利,是灌区的建立及其后续的发展,但是因为之前计划时期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国民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传统经济体系产生显著影响。针对电子商务与传统经济融合中存在的信息安全和资金问题、管理问题、融合标准缺失问题
以小型组足球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小型足球机器人的主控制器,代替了传统的用单片机或DSP作为足球机器人主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针对小型足球机器人在
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在农产品供给充裕的市场条件下,整体经济效益却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了推动农业
当代中国西部乡村正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时期,西部乡村呈现出半开放的情态。以这个社会现实为背景,乡村社会既保留着部分传统因素,又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这种情形下,乡村权力演
磁州窑传承千余年,宋元时期的"白地黑花"装饰和近代青花、五彩装饰,对中国的陶瓷艺术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古磁州地区早在北朝时期就已开始烧造青瓷,并具有相当规模.该地区
随着新疆昌吉州城乡一体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项目建设对土地需求不断加大,而昌吉市城镇周边大多为农业生产地,因此城市发展除了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原有建设用地外,还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