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甲醛纤维的改性研究

来源 :中原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owusheng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聚氰胺甲醛纤维又称蜜胺纤维,是由三聚氰胺、多聚甲醛缩合聚合而成,经过纺丝工艺得到三聚氰胺甲醛初生纤维,热固化得到三聚氰胺甲醛纤维。该纤维具有无卤素、耐高温、耐酸碱等优点,且三聚氰胺甲醛纤维中含有较高的氮元素,进行碳化后的三聚氰胺甲醛基碳纤维导电性能好,可广泛应用于能源等领域。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存在着不易合成、树脂存放时间短、纤维脆性大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进行化学改性,湿法纺丝、热固化制备了三聚氰胺甲醛纤维,并对改性后的纤维进行了测试,其主要结论为:(1)本文利用三聚氰胺、甲醛合成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进行湿法纺丝,聚乙烯醇为成纤剂,以4℃/min的升温速率升至热处理温度,固化得到三聚氰胺甲醛纤维。三聚氰胺甲醛纤维结构性能分析表明:在聚乙烯醇质量浓度为12%,三聚氰胺:多聚甲醛为1:1.5,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经纺丝后,得到的纤维韧性更好,其拉伸强度为180 MPa,断裂伸长率是8%,TG测试表明纤维在340℃时开始分解,800℃时残碳率为20%。(2)苯酚对三聚氰胺甲醛纤维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纤维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苯酚改性三聚氰胺甲醛纤维,纤维的拉伸强度最高为150 MPa,断裂伸长率为20%。纤维在氮气气氛中340℃时开始分解,在800℃时的残碳率达58%。(3)采用尿素对三聚氰胺甲醛纤维进行共聚改性,并对改性纤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尿素改性三聚氰胺甲醛纤维,纤维拉伸强度可达260 MPa,断裂伸长率为20%,纤维在340℃时开始分解,800℃时纤维残碳率为25%。结果表明:本文共聚合成了苯酚、尿素改性三聚氰胺甲醛纤维,采用湿法纺丝工艺进行纺丝得到系列改性三聚氰胺甲醛纤维,通过降低三聚氰胺的官能度,解决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合成困难,延长了树脂存放时间(可储存12 d),增大了三聚氰胺甲醛纤维的韧性,得到了拉伸强度达260 MPa和断裂伸长率达20%的阻燃纤维。相比之下,采用间苯二酚、BG对三聚氰胺甲醛纤维进行改性,纤维的伸长率为7.2%、13%。从伸长率数值可体现出本文使用改性剂的优点。
其他文献
本文探究了磁性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以及石墨烯在电磁波吸收领域的应用,主要制备了聚吡咯/镍/还原氧化石墨烯(PPy/Ni/RGO)、镍/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Ni/PPy/RGO)和铁镍合金/还
设G是一个简单图.对图G的一个全染色f和图G的任意一个顶点x,用C(x)表示顶点x及其关联边的颜色所组成的集合,称C(x)为顶点x的色集合.图G的一个E-全染色f是指使相邻点着以不同
针对均相催化剂在合成查尔酮反应中难以分离、无法循环使用等缺点,本文研究了采用溶剂热法和蒸汽辅助转化法可控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BTC,并通过调节反应参数对Cu-BTC的
作为表征和识别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压痕测试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它具有试件准备简单,对成形产品无损伤,不受产品结构尺寸约束,可以实现受压材料微小区域测试等优点
本文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复合酶(糖化酶和α-淀粉酶以一定比例混合)为酶解剂,次氯酸钠为氧化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醚化剂,制备了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在
本论文依托“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重大专项“沙颍河流域差异化水质目标管理与多目标智能管理平台构建”课题,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颍河周口以上子流域,借鉴美国最
n型聚合物是一类电子传输为主的共轭聚合物,相对低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4.0 eV)是必要的,以保证电子的有效注入和传输。苯并二吡咯酮(BDP)具有高共轭度、高度共平面性、强
光催化水分解利用半导体光伏特性,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实现了太阳能到氢能的巧妙转化,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钙钛矿型氧氮化物BaTaO2N,因具有理想的带隙
为解决传统的推荐算法中数据稀疏的问题,融合时序信息和知识图谱的关系信息已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融合时序信息的方法能建模用户兴趣的演化,却忽略了项目交互序列
在多轴加工中,刀具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不重合导致的刀具跳动现象严重制约加工精度的进一步提高,且无法彻底避免。针对这个问题,深入探索多轴加工中的刀具跳动现象,具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