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180NC16A IgG、IgE抗体及BP230 IgG抗体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疱液中含量差别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BP180NC16A IgE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目的建立抗BP180NC16A IgE抗体检测方法,评价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意义。方法原核表达GST-NC16A融合蛋白,并纯化。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包被浓度,明确二抗及待测标本最佳稀释度,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对56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24例正常对照血清以及18例天疱疮、1例SJS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根据ROC曲线确定最优阳性界值并评价其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确定抗原包被浓度500μg/ml、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倍数1:1000,血清标本采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糖肾安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大鼠的肾组织及骨骼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研究其在保护肾组织中的作用以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材料与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联合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按35mg/k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增液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myositis,EAM)大鼠血清肌酶(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HMGB1/TLR/NF-κB信号通路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增液汤对EAM大鼠肌肉炎性损伤治疗作用及作用的机制。材料与方法:1.分组与造模将40只SPF级SD大鼠先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4
学位
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蛤蜊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多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蛤蜊性寒,味咸,有滋阴、利水、化痰、软坚之功用,主治消渴、水肿、痰积等功能。前期研究表明,四角蛤蜊糖胺聚糖具有很好的抗凝血的作用,但是对其抗凝血机制知之甚少,本文通过研究糖胺聚糖抗凝血酶活性对肝素辅因子Ⅱ的依赖关系、糖胺聚糖对活化凝血因子和蛋白C
学位
本论文针对灰树花深层发酵胞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以研究它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同时,通过开展多项免疫实验探讨该胞外多糖的免疫活性及作用机理,为开发新的多糖免疫调节功能型产品提供理论基础。本实验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并采用醇沉法获得灰树花胞外粗多糖(CGFP),该粗多糖经酶-sevag脱蛋白、AB-8大孔吸附树脂脱色、超滤以及Sephadex G-100凝胶柱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纯化组分GFP-A
学位
目的:1、建立慢性温和非预期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观察慢性温和非预期性应激对C3H/HeJ鼠皮肤组织的影响。2、研究小鼠皮肤组织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的变化。3、探讨心理应激诱导皮肤组织免疫紊乱和细胞凋亡的机制,为治疗斑秃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方
学位
实验目的: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C-Rel在日光性角化病(癌前病变),鲍温病(原位鳞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2.初步探讨C-Rel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在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实验方法:收集、整理近两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病理室及病理科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皮肤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S
学位
目的: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acquisita EBA)多数累及皮肤和黏膜表面,特别是口腔、鼻、咽、喉粘膜和结膜处出现红肿瘙痒,形成水疱、糜烂、疤痕等。EBA患者血循环中含有针对Ⅶ型胶原蛋白(COL-7)的自身循环IgG抗体,皮损部位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病损部位真表皮分离,真表皮基底膜处有IgG抗体、C3补体的线性沉积,表皮下存在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
学位
背景:硬斑病(morphea)属于局限性硬皮病的一种,分为点滴状硬斑病、斑块状硬斑病、线状硬皮病、泛发性硬斑病四种类型。硬化性苔藓(lichensclerosus,L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粘膜疾病,硬斑病及硬化性苔藓的病因均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认为均可能涉及免疫系统活化和失调、自身免疫、感染、胶原代谢异常等。这两种疾病在分属上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硬化萎缩性苔藓是发生在真皮乳头层的硬斑病,也有些学
学位
背景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是导致人类畸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人类是麻风分枝菌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麻风杆菌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麻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缺陷,其细胞免疫缺陷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研究表明在麻风病的发病发展中可能存在着Th细胞不同亚群功能紊乱,并且Thl、Th2、Th17和Treg的失衡状态可能与麻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息息相关。
学位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香料、防腐剂在辛辣食物刺激下诱导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探讨IL-2,IL-10,IL-12的表达。方法:将2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A组),肉桂醛组(B组),辛辣肉桂醛刺激组(C组),咪唑烷基脲组(D组),辛辣咪唑烷基脲组(E组),肉桂醛咪唑烷基脲混合组(F组),辛辣肉桂醛咪唑烷基脲混合组(G组)各30只。给A组和B组、D组、F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0.1m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