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影响智力障碍人群的融入社会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自身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智力障碍人群与普通人相比,肥胖问题也是影响智力障碍人群身体健康不可忽略的因素。肌力、心肺功能、平衡能力等都有着明显的差距,并且机能退化速度也快与普通人;智力障碍人士成年后在阳光之家、阳光工场继续进行简单的手工劳作。前人对智力障碍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的研究以单项运动干预,多项运动项目之间的比较相对较少。本项研究以阳光之家中的轻度智力障碍人士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四项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运动(田径、太极、篮球、舞龙)对轻度智力障碍人士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进行干预,为轻度智力障碍人士康复提供理论支持,为阳光之家、阳光工场开展体育运动康复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对走访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阳光之家、殷行街道阳光之家,与街道负责人沟通,筛选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学员,分为四个组,每组14人,选取田径、太极、舞龙和篮球四项体育运动分别进行干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干预前后通过握力计、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火烈鸟测试、起立行走测试(起立行走测试)以及座位体前屈等方式对纳入学员上下肢肌力、心肺功能、动静态平衡、柔韧性进行两次测量,通过“智障成年人运动效能评价量表”对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三次测量,通过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被试者中肥胖与偏瘦分别占有67.8%、3.6%比例,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低,久坐行为问题严重;田径、舞龙和篮球三个项目中,BMI与体脂率两项指标干预前后下降趋势非常显著,太极拳组中的BMI和体脂率两项指标干预前后下降趋势显著,干预后四个组之间的BMI和体脂率两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2)田径组、篮球组和舞龙组心率、肺活量、收缩压三项指标干预前后下降趋势显著,但是舒张压指标变化趋势不明显;太极组心率、肺活量等指标干预前后下降趋势不明显;干预后田径组和舞龙组心率指标下降趋势相较于太极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均着显著性差异其它组别之间心率指标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3)干预后,田径组立定跳远成绩相较于干预前上升趋势显著;太极组的肌力各项指标干预前后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舞龙组握力、立定跳远与仰卧起坐成绩干预后均有明显上升趋势;篮球组干预后只有立定跳远成绩上升趋势明显。干预后太极组立定跳远成绩明显低于田径组、篮球组之间立定跳远成绩,有显著性差异。(4)干预后田径组火烈鸟测试左脚落地次数、起立行走测试完成时间均有明显下降趋势;太极组起立行走测试测试时间减少趋势显著,火烈鸟测试左脚落地次数有所减少,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舞龙和篮球组动、静态平衡均火烈鸟测试左脚落地次数、起立行走测试完成时间下降趋势明显,差异非常显著。干预后篮球组起立行走测试完成时间低于田径、太极和舞龙三组起立行走测试完成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前后,座位体前屈测试成绩只有太极拳组有显著的增长趋势显,但是四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5)经过三次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评,田径组与太极组“交往”板块得分有增加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舞龙组与篮球组“交往”板块得分增加趋势显著;“社会技能”板块中,田径组“自发组织活动”与“与同伴和睦相处”两项条目得分增长趋势具有显著性,太极拳项目只有“与同伴和睦相处”得分增长趋势具有显著性,舞龙和篮球项目“社会技能”板块整体得分有显著性增长;“责任感”板块,田径组、舞龙组和篮球组所有条目得分均呈显著性增长,太极组得分有增长趋势,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经过6个月干预田径、太极、舞龙和篮球四个组对身体成分、心肺功能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田径、舞龙和篮球三组效果相对更为明显,太极拳影响效果相对较弱;田径与篮球对下肢肌力影响较大,舞龙对肌力影响较为全面,太极拳对肌力影响效果不明显;田径、舞龙和篮球对动静态平衡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柔韧素质影响较小,太极拳对动态平衡影响较大,对静态平衡影响不明显,但是对柔韧素质有着积极影响。(2)舞龙和篮球两项团体运动相对于田径和太极拳项目对社会适应有着更显著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