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一直位居消化道肿瘤的前列,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直以来,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都是外科手术,但是仅仅依靠外科切除,治疗效果显然未能尽如人意。近年来,新辅助疗法即术前放化疗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直肠癌治疗中,并取得显著疗效。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基础上辅以术前放化疗已经变成进展期直肠癌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如何准确地评估直肠癌对新辅助疗法的治疗反应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目前的医学成像技术因其分辨率还不能达到细胞及亚细胞层次,而且都是影像诊断,无法提供准确的病理信息,以致难以确诊直肠癌治疗后发生的各种组织病理变化。因此,急需一种有助于指导直肠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有效的诊断技术,以提高疗效,避免无效或过度治疗。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因其具有对生物组织微结构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成像、低杀伤性和成像深度深等优点,可用于监测直肠癌在术前放化疗后发生的一系列组织形态和生物化学变化。基此,本文提出开展基于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治疗评估的研究工作,主要从识别治疗后发生的病理变化、监测肿瘤组织对治疗的反应、探测治疗后引起的胶体反应以及评估治疗后的肿瘤退化等级这四个方面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取一系列有助于临床诊断的光学特征参量,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SCI, IF=2.8)、BMC Cancer (SCI, IF=3.4)、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SCI, IF=2.9)、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 IF=2.4)、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 (SCI, IF=2.5)等国际学术期刊上。这些研究将为新辅助疗法的治疗评估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并为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最终发展成为临床医学亚微米高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度、实时的“光活检”成像技术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