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22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进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问题:资源短缺、生产规模狭小、技术传统保守、农产品品质差、食品安全性低等。面对这种形势,如何依靠农业技术来发展农业,提升农业,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要想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的效力,离不开一个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是农业技术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对传统体制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所具特征的论述,肯定了其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曾起的推动作用。指出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着农业技术本身的发展、演化,这种旧的推广体系出现了许多问题,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复合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农业企业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农业技术的经济学特性进行分析,证明“非相容性使用技术”可以由农业企业来进行推广。然后,从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业技术的相互依赖关系出发,阐明理性的农业企业必然愿意进行技术推广,理性的农民必然愿意接受农业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推广的若干可能模式,并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及技术推广的经济效益指标加以说明。最后,就政府对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推广的政策支持,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