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舒适性的地板辐射供暖适宜表面温度研究 ——以重庆住宅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78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南方地区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夏热冬冷气候区的民众对冬季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改善该区域冬季阴冷潮湿的室内环境,课题组前期已对辐射供暖末端的性能提升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对顶板、侧墙和地板三种辐射末端的舒适性对比发现,在室内温度较低时,地板辐射供暖末端的舒适性最好。而国内关于地板辐射供暖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主要参考了欧美及国际标准中的参数值,缺乏大量可供参考的符合中国人民生活习惯和热舒适需求的基础数据。因此,本文在重庆市某居民楼搭建了地板辐射供暖实验平台,招募长期居住在重庆的当地居民为受试者,对地板辐射供暖的热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人体热舒适进行了实验探究。首先对地板供暖实验平台及实验设计进行了介绍。概述了实验房间所在住宅楼的墙体结构材料及热工性能、地板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验环境中各参数的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阐明了人体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共招募了45名受试者,年龄从16岁到47岁。主观热舒适问卷包括了热感觉、热舒适、空气新鲜感、热期望及行为调节期望、不适症状等内容。实验设计了6个不同地板表面温度(tf)工况:25℃、27℃、29℃、31℃、33℃和35℃。实验时长2小时,以对比人体瞬时接触和长期接触的不同热舒适需求。客观参数测量包含热环境参数、空气质量参数和生理参数。数据分析主要采用了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一元回归分析方法,将客观参数与主观评价结果联系起来,综合讨论不同地板表面温度的舒适性情况。其次分别讨论和分析了客观热环境测量结果与主观问卷评价结果。热环境分析中发现,地板供暖能在垂直高度上营造出头凉脚暖的热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地板表面温度越高,温度递减梯度越大,从-0.54℃/m(tf=25℃)至-0.69℃/m(tf=31℃)增加,且越靠近外墙区域空气温度越低。综合来看,tf=31℃左右时房间整体的温度分布均匀性最好。除地板表面外,其余非加热壁面表面温度也会随地板温度升高而增加,tf在27℃~31℃之间的围护结构表面的加热效应最明显,其中外墙内表面的温度递增速率最快,从0.53℃/1℃至0.59℃/1℃。皮肤温度分析中发现,上半身皮肤温度受地板温度影响较小,下半身皮肤温度受地板温度影响较大,且停留时间越长相关性越强。主观评价结果中,脚部热感觉随地板温度变化较明显,整体热感觉基本处于中性至稍暖范围。局部热不满意率中脚部最高,在tf=33℃、35℃时超过了25%,其余部位在各地面温度下都不大于15%。感知空气品质随地板温度变化不明显,而空气新鲜感同时受地板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影响,tf=25℃时的空气新鲜感优于tf=35℃,在地板偏热tf=33℃、35℃时,停留时间越长空气感知越沉闷。当热感觉偏热时,人们期望降低地板温度、空气温度,而增加室内风速来改善热舒适,且人们对偏热地板温度的可接受程度高于对偏热空气温度的接受度。最后,将主观评价与客观物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满足热感觉评价标准的平均皮肤温度范围是30.5℃~33.9℃,可接受的脚背皮肤温度范围是23.9℃~28.9℃。在脚部热不满意率和空气新鲜感与地板表面温度的回归曲线中,通过叠加温度区间得出:在地板辐射供暖房间中,赤脚与瓷砖地板材料接触,短暂停留和经常停留的舒适性最佳地板表面温度区间分别是25℃~29.5℃和25℃~30.6℃。经常停留的上限值30.6℃高于现有标准给出的28/29℃,与日本文献中的31℃更接近。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蜂拥而出并快速发展,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光纤通信技术展露了日趋重要的作用。目前通信技术正朝着高速、高容量的方向发展,全光网络成为解决网络安全、满足海量信息传递的关键。大容量、超高速的全光网络需要高性能光学器件的支持,偏振分束器作为其中的重要器件之一,对全光网络的搭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此展开研究。光子晶体光纤独特灵活的设计特性为实现特殊性能的光学器件奠定了坚实
学位
交叉口的车辆排队长度是评估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指标,传统的车辆排队检测方法需要配置专用的检测设备,检测范围小且维修成本昂贵。而基于视频的车辆排队长度检测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交通参数,而且能实现信息的回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基于视频的排队长度检测由于精度不高或适用性较差,难以满足实际交叉口场景中排队长度检测的要求。因此,基于视频的交叉口车辆排队长度检测方法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针对交叉
学位
针对地热能开发高温高压的复杂地质环境,探索温度对岩石渗透性演化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岩石在复杂的应力条件下的损伤特性以及渗透特性是地热资源开发和核废料处置等工程设计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干热岩资源开发为背景,以重庆现场采集的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热处理后砂岩物理力学试验、三轴压缩过程中的渗透试验以及相关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高温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并揭示岩石在加载过程中的损伤变形以及岩石渗
学位
学位
交流电源激励等离子体具备诸多优点,能够在较大的气压范围和频率参数下工作,相比脉冲电源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在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研究中具备不可替代性,而关于交流电源和等离子体的综合性研究较少。所以,进行电源和等离子体的联合研究,成为目前等离子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为了对电源中参数对于放电产物的影响有进一步了解,本文设计了一台适用于DBD放电的交流电源,利用自主设计的同轴DBD装置进行了放电试验,并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的真实外现与载体。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技艺在快速的科技发展、经济变革、审美变化的大环境下已不再具有竞争力,它们的生存和发展面临重重困境。为了有效突破这些困境,可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让年画走进课堂,改变传统的传承方式,完善保护机制,从而有效保护和传承中国年画文化,彰显中国年画魅力,让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