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及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乳腺癌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M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作为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的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造成52.2万人死亡,其中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较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更高,乳腺癌已成为当今中国最常见的肿瘤,同时它也是城市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肥胖作为乳腺癌高危因素已逐步得到认识,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围绕着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一组代谢性疾病.相关研究表明其与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密切相关,目前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机制可能是芳香化酶促进脂肪组织增加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从而间接的刺激乳腺细胞增生或与生长激素/胰岛素IGF-1轴的活动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MS或肥胖症累及肝脏的表现,且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肿瘤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  目的:  1.探讨乳腺癌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比例及其与病理类型、分子表型、临床分期之间的联系.  2.探讨乳腺癌患者代谢综合征(MS)患病比例及其与病理类型、分子表型、临床分期之间的联系.  3.探讨NAFLD或MS及其各组分与乳腺癌特别是浸润性癌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至2016年间经病理确诊临床分期在Ⅰ至Ⅲ期,无乙肝病史或长期饮酒史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病理结果、B超等结果完整.根据B超诊断乳腺癌患者术前NAFLD的合并状态,MS的合并状态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的标准界定.乳腺癌病理类型根据WHO指南,分原位癌、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特殊类型.乳腺癌分子分型根据ER、PR、HER-2、KI-67依据St.Gallen国际专家共识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根据患者病理结果,依照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依照AJCC指南做出乳腺癌临床分期.采用SPSS19.0分析,结果以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1657例入组人群中,合并NAFLD人数为500例,占总数的30.18%,合并MS人数为376例,占总入组人数的22.69%.同无NAFLD患者相比,合并NAFLD患者BMI、血清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氨酰基转肽酶(GGT)等指标显著升高(P<0.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P<0.001).在合并 MS 病人中,上述指标的改变情况依然存在(P<0.001).NAFLD在原位癌、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特殊类型的患病率分别为23.5%(59/251)、30.6%(398/1299)、40.2%(43/107),浸润性癌特殊类型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P=0.005),MS的患病率分别为18.8%(92/489)、24.4%(142/583)、26.0%(87/334),无明显组间差异.Ⅲ期乳腺癌患者MS患病率较高(P=0.027),而在NAFLD在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分布情况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NAFLD或MS在Luminal分型中分布情况未见明显差异.多元回归显示 NAFLD 与乳腺浸润性癌发生呈独立正相关(OR=1.537 ,95%CI 1.048-2.254,P=0.028),但浸润性癌发生与MS及其组分无关.  结论:  乳腺癌的乳腺浸润性癌更倾向于合并NAFLD,MS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无关.MS及NAFLD在Luminal各分型中未出现明显差异.MS在浸润性癌中发病率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而上升,NAFLD无此现象.NAFLD是乳腺浸润性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免疫调节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研究表明,CD40/CD40L相互作用可调节促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启动人体的免疫系统的活动,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发展,参与了粥样斑块的破裂及所激发的血栓形成过程。阻断CD40/CD40L互相刺激通路不但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而且形成低炎症和高纤维化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场并发症的发生。前期研
目的比较3种方法即超速离心法、超滤法和沉淀法对人尿液来源exosome分离结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exosome的最佳分离条件。本研究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人尿液exosome分离方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