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非营利组织,高校资金的重要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拨款。高校教育成本是高校提供教育服务所耗费的资源价值,教育成本是政府、社会投资者、高校管理者和学生及家长等普遍关注的信息,是政府财政拨款和制订收费标准的依据,为政府、学校和受教育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加强学校自身管理和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教育改革体制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投入资金的加大常常使高校资金陷入短缺,高校投资的盲目和财务管理手段的不恰当也加大了高校的资金管理的风险。所以高校有必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在我国高校办学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成本核算的现实意义,研究了教育成本、作业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核算高校教育成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特性及其分类。通过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本文阐述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假设、原则、主体、期间及其对象,并在现有高校教育经费支出项目中,整理出属于高校教育成本的项目。通过对目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的对比,本文引入作业成本法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进行探讨。其次,本文从现有会计体制、核算和分配方法、人员意识和管理条件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指出目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并综合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特点与作业成本法的适用特点结合,分析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进行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本文结合具体高校的实际情况,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具体核算程序,从不同培养层次和不同专业的角度,运用实际案例进一步加以说明,得出培养层次高低和专业不同影响教育成本高低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