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小+谓词性X”结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小+谓词性X”结构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口语表达式,表现为说话人对主体动作行为或属性特征的主观弱化。本文从多角度考察和研究“小+谓词性X”结构。首先,本文对“小+谓词性X”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认知语义分析,即分析“小+谓词性X”结构的组成成分的语义特征。从语义和谐和认知凸显两个方面探讨“小+谓词性X”结构的语义浮现机制。研究表明“小+谓词性X”结构的语义生成是人们认知过程结构化的结果,认知加工过程中谓词性X的语义成分(动量、时量、程度和规模等)得以凸显,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其语义认知模式。其次,本文从句法特征和表达效用出发,对“小+谓词性X”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句法语用分析。一方面,从句法功能和句法环境两个角度考察“小+谓词性X”结构的句法特征;另一方面,从话语功能和语用特征两个角度分析“小+谓词性X”结构的表达效用。考察显示“小+谓词性X”结构在话语功能上表现为描写和评价话语信息、提供和说明评价理据以及放大和缩小评述信息三个方面;在语用特征上表现为礼貌性、经济性和动态性三个方面。最后,本文立足于构式语法,对“小+谓词性X”结构进行构式分析,并探讨其形成的机制和动因。分析显示“小+谓词性X”结构整体语义具有不可预测性,是一个典型的构式。“小+谓词性X”结构作为一个基本层次构式,有着相应的上位构式和下位构式,存在于一个复杂的构式网络当中。研究结果表明,“小+谓词性X”结构的形成是其内部机制和外部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机制为类推模因的认知作用与语义基础,外部动因为社会因素中的社会进步、文化心理和使用环境,以及个人因素中的年龄和心理差异。
其他文献
时尚文化的核心在于体验,而不是物化符号本身,时尚所具有的"尚新"本质,使其本身就具有对抗技术复制性和同质化的酵素。作为人类追求美的群体性再现,时尚传播客观上是社会发展
通过网上浏览和在线访谈,梳理出中国当代民间读书会的三种形式: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并总结分析其运作模式和特点,指出目前读书会运行存在的困境,主要有: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缺
墨家学派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思想长河中熠熠生辉.“兼爱.非攻”的思想构成了墨家思想的理论核心,“尚同”、“尚贤”的思想构建了社会运行的良性机制,“节用”、“节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