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道路带状绿地不同空间类型的温湿度效应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01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状绿地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高效率的利用城市土地,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了解带状绿地空间结构类型以及绿地周边环境对带状绿地发挥生态效益的影响能够更好的进行城市带状绿地的规划、设计、改造、管理。本研究市中州大道金水立交至郑汴路段两侧道路带状绿地为观测对象,探析不同绿地空间结构对温湿的的调节效应。在中州大道两侧带状绿地中根据带状绿地宽度、周边建筑环境、植物配置模式、空间类型等指标上的异同选取6段样地做为观测对象,于2014年9月—11月,平均每周一次在天气良好情况下从8:00—18:00对各样地及其对照点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测量,每个样地内均有乔灌草结合、草坪、硬化广场、乔木覆盖的广场四种结构的空间类型。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带状绿地空间结构以及周边城市环境对其降温增湿作用的影响,提出带状绿地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带状绿地具有显著的降温增湿效应,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其降温增湿作用为正午较强,早晚相对较弱,一般最大降温增湿效应在13:00时-15:00时出现。6个带状绿地观测样段相对于对照点日最高降温幅度为2.19℃-3.87℃,日最大增湿幅度6.95%-11.25%。带状绿地能够有效地缓和局部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剧烈变化和波动,其内部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极值出现时刻晚于对照点,且极值小于对照点极值。2、带状绿地中乔灌草、草坪、硬化广场、乔木广场4类空间整体降温增湿效应由大至小为:乔灌草>乔木广场>草坪>硬化广场,乔灌草类空间降温增湿作用最强,乔木广场类空间和草坪类空间降温增湿作用接近,硬化广场类空间温湿度效益最低。由此各类空间均能够提高人体舒适指数,营造更适合人活动的绿地空间。4类绿地空间最大降温幅度分别为:2.23℃、1.67℃、1.24℃、1.11℃,最大增湿幅度为:9.45%、6.45%、7.08%、2.89%。3、道路带状绿地所处的方位、旁侧土地绿化率情况和旁侧建筑的高度体量都会对带状绿地的温湿度变化产生显著影响。道路东侧带状绿地平均日最高气温高于道路西侧带状绿地气温,最低相对湿度低于西侧带状绿地。道路西侧带状绿地日最高气温出现时刻遭遇道路东侧带状绿地。旁侧土地绿化率较高的带状绿地的日最高气温低于旁侧土地绿化率较低的带状绿地。旁侧建筑群体为低层建筑的带状绿地升温速度和降温速度较快,日平均最高气温相对较高,而旁侧建筑群体为高层建筑的带状绿地气温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较慢,且日平均最高气温相对较低。城市带状绿地可以发挥显著的降温增湿作用,从其生态功能角度考虑应进一步增加绿地内部复合结构的绿地空间可以提高带状绿地绿量,进一步发挥其生态效益,将部分纯广场改造为乔木广场类型空间,可以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进一步提高绿地降温增湿作用。
其他文献
<正>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险企业经营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
本研究以水为分散介质,优选特效的PVP为分散剂,用抗坏血酸作还原剂,用较高浓度的氯金酸溶液,在弱酸性条件下,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得球状、最大粒径为20纳米的金溶胶。本文对几种还原
聚羟基酸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分解性而被广泛的用于医药和外科手术中。目前已研究开发的这类脂肪族聚酯有聚羟基丁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学等指标及生存率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卵巢癌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苦豆子中的生物碱。方法采用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法、Hydromatrix为基质的固相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液液萃取法制备新疆苦豆子总碱,并用GC-MS法分析总碱中
本论文从行波型超声电动机的原理介绍入手,对其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超声电动机的电学特性,由此提出了具体的驱动控制要求。 论文对几种典型控制方法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环境问题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并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竞争的需要、法规的要求、公众的期望,使各种
随着教师授课模式的变革,教学资源形式的多样化,学习者接收知识的渠道也在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微课、微课程等相关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正不断兴起,在教学领域,它们对课堂
在当今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教育评价研究同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一起被誉为三大研究课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要求我们关注、重视教育评价问题。教育作为一个系统需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法)分析披针叶黄华中生物碱。[方法]采用醇类溶剂提取法,提出披针叶黄华总浸膏,经酸溶、碱化处理,再用氯仿萃取出总生物碱,利用GC—MS法对其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