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随着社会政治发展,文化水平提高,经济科技变革等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的热点问题。就业期望是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望和向往,是希望自己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和信念。它既是个体就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体就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不仅直接影响人对职业的选择,而且影响人的整个生活。就业期望值是由工作薪酬、工作区域、发展前景和培训机会等要素构成的用于测量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标准。构建学生就业期望值的测量指标体系,无论对于大学生调整自我就业期望水平,还是对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带来的思想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个体的就业期望能否成为现实,除了个人素质、社会需求等条件外,还主要取决于个体就业期望值的高低,因此科学合理的就业期望成为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性问题。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期望进行了研究,提出就业期望值测度指标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并按照学生重视程度确定权重后再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得出就业期望具体数值。通过对大连理工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构建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测度指标体系,得出大连理工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平均值,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学生可以参照这个平均值来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对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的最后从专业背景、经济形势、家庭环境和就业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指导等方面阐述了对调整大学生就业期望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