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中孔酸性炭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eng929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上应用的液体酸催化剂由于其腐蚀性和毒性,正逐渐被淘汰。而代替液体酸的固体酸必须含有较多的B酸性位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各国催化学家制备的磺酸型炭材料具有上述特性,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有比表面积小、孔径分布不均等。为了解决上述材料的缺点,本文引入了单层分散理论,探索出一条新的制备思路。   本文选取中孔分子筛MCM-48为载体,研究了蔗糖在其表面的单层分散。采用液相浸渍法,将蔗糖单层分散在中孔MCM-48表面,用X-射线衍射(XRD)相定量分析法测定了单层分散阈值,并用差热分析DTA、N2吸附技术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蔗糖在MCM-48上的分散形式,提出了单层分散模型。测得蔗糖在MCM-48上的最大分散容量为1.1 g蔗糖/g MCM-48。当蔗糖与MCM-48的质量比小于1.1时,蔗糖在MCM-48表面能自发分散成单层。当蔗糖/MCM-48质量比为0.8时,MCM-48的比表面积由初始的998 m2/g降至0.11cm3/g,孔径、孔容也相应减小。当蔗糖与MCM-48的质量比超过1.1时,MCM-48的比表面积迅速减小到10 m2·g-1以下。   其次,将负载不同蔗糖量的MCM-48在高温下半炭化,接着再在大量浓硫酸中高温磺化,引入磺酸根,制备得一系列比表面积超过600 m2/g,具有酸性的中孔炭硅复合材料。用热重差热分析、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XPS等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测得样品的粒径为500 nm,孔径分布为2nm左右,酸量为0.45-0.51 mmol/g,水热稳定性高,在沸水中48 h仍保持其中孔结构不变。最后,将上述酸性炭硅复合材料用于乙酸丁酯的催化合成,并考察了蔗糖在MCM-48上的分散量与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蔗糖分散量略大于单层分散阈值时,制备的中孔酸性炭硅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最高,乙酸丁酯的酯化率高达98.7%。在催化合成辛酸乙酯、月桂酸乙酯等脂肪酸的酯化反应中,我们研究了催化活性与比表面积、孔径结构等的关系。在酸醇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长链脂肪酸的炭链长度对反应的酯化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1 研究目的 了解住院的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患者中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PDs)的发生率,探讨双相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2 研究对象和方法 选择符
  1 研究背景 双相Ⅰ型障碍具有高复发风险,反复多次的发作,会严重影响个体功能与疾病康复。急性期的合理而充分的药物治疗尤为重要。传统上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不能满足快速
会议
  1 研究背景 近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双相障碍的躁狂发作、混合发作、维持治疗,并且当今世界循证医学研究已显示,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等抗癫痫药物)
会议
本文对临床上常见郁病的五种证型的临床症状进行了介绍,包括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胆湿热。根据不同症状的抑郁症,分别采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归脾汤、
作为车外噪声到车内声场的道屏障,声学包是汽车开发设计中非常关键的系统.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后,阐述了汽车主甍噪声源,简要介绍了声学包的主要性能参数,研究了某车型声
50年前,罗德尼·戴第一次将自己的毕业戒指送给戴安娜·哈里斯。戴安娜·哈里斯:我们本来有可能结婚,本来应该在一块儿生活。他们当初都在北加利福尼亚的纳 50 years ago,
  Background: Bipolar disorder(BD)is commonly misdiagnosed as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which may lead to incorrect treatment strategy and poorer prognos
会议
  1 研究背景 比较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的自杀风险及与自杀相关的症状学特征.2 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发作期患者573例,其中包
会议
  1 研究背景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高致残、高复发的重性精神疾病.在中国,双相障碍患者的时点患病率为0.2%,而高达91.7%的心境障碍患者不寻求规范的医疗帮助
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与污染直接导致了水资源危机的全球蔓延。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一条重要出路。过程工业是用水大户和废水排放大户,减少过程工业的新鲜水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已经刻不容缓。用水网络综合把整个企业的用水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分配各用水单元的水量以及增加再生单元等方式,使系统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最大。因此,研究用水网络综合对解决当前的水资源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