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状受体分子的设计,合成和分子识别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rml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醚和环糊精是第一代,第二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代表,杯芳烃则是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美国化学家Gutsche等人对杯芳烃进行广泛研究,发现能与阴离子,阳离子和中性分子作用,从而引起广泛的重视。通过叔丁基苯酚和甲醛,在碱的作用下,得到高产率得杯[4],杯[6]和杯[8]。经上缘或下缘进行修饰,可以得到不同功能化得的杯芳烃衍生物。 第二章利用杯[4]和脱叔丁基杯[4]为起始原料,与α,ω-二溴烷烃合成杯芳烃的二溴化合物,再与1,2-二硒-5-氧环庚烷反应得到杯硒冠醚,经溶剂萃取法研究其萃取性能,核磁滴定研究他们的作用方式,发现对Hg2+具有强的识别作用。 第三章杯芳烃的二溴化合物与含荧光基团(蒽,萘)的二硒或二硫化合物反应生成含荧光基团的钳状硒,硫杯芳烃衍生物,通过性能研究发现不同程度对Hg2+选择作用。 第四章通过杯芳烃的结构碎片,如:1,3-二(-溴甲基)-5-叔丁基-2-甲氧基苯(46),二-(3-溴甲基-5-叔丁基-2-甲氧基苯基)甲烷,5-叔丁基-1,3-二-[(3-溴甲基-5-叔丁基-2-甲氧基苯基)-甲基]-2-甲氧基苯,分别与咪唑反应得到N-烷基化咪唑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与杯芳烃的结构碎片进行1+1的关环反应,得到含咪唑的杂杯芳烃。对目标化合物经核磁滴定,显示对醋酸根有着良好的选择性识别。 第五章N-烷基化的咪唑化合物与卤代烃进行季铵化,与金属化合物反应得到金属桥联的杯芳烃,采用荧光滴定,发现与富勒烯发生包结作用。 合成含蒽的大环杯状化合物76对阴离子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对苯甲酸的作用最强,是Cl-的20倍。同时也对化合物76与中性芳香分子的识别性能的研究,发现对苯酚,对苯二酚有强的识别作用。化合物78则对对苯二甲酸根有选择性识别。 本文合成80多个新化合物并通过氢核磁谱,碳磁谱,质谱,元素分析进行鉴定。并培养11个化合物的单晶,进行X-衍射进行结构确定。
其他文献
2009年我有过自己的时代。红花争相要我点缀的年代,绿意盎然,随风摇摆。树干无法留置我所有的未来;地上的泥土是我的归途,化作春泥,活出另一番精彩。 I have had my own tim
期刊
期刊
本文主要分析了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汉字审美特性,在探讨的过程中,将会从设计学生的视角来阐述的汉字的审美特性。并根据艺术理论、传统的文化以及相对经典的艺术设计作品对相关
本论文主要发展了水热合成路线在制备发光材料方面的应用,调整试验条件合成了系列的纳米硅酸盐发光材料和微米Y2O3:Eu3+发光材料,并研究了合成样品的形貌和尺寸与其荧光性能之间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渗透,纳米颗粒已经在材料科学、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得到重大应用。其中基于纳米颗粒来研制化学生物传感器已经成为纳米技术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
本文第一章简述了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叙述了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并就层状化合物α-磷酸氢锆(α-ZrP)和纳米TiO2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几种形貌
纳米结构有序阵列具有许多不同于本体材料的特殊性质,得到材料、化学、物理、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的广泛关注。铂族金属由于催化活性高、性能稳定被作为电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能
相变材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可涵盖人类的衣食住行,如相变纤维,化妆品,建筑材料等。它不仅在储能领域有不俗的表现,在质子导电等方面也有应用。而超分子化合物制备简单,对环境危害较小
核酸的复制是生命现象中最本质的内容之一,获取有关核酸和聚合酶作用的实时过程信息将有助于DNA复制过程机理的研究,而且还将为药物的筛选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研究DNA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