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基因单碱基突变对该基因转录、表达以及对生长、屠体性状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直接发挥生长激素的促生长发育功能。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鸡的1号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附近存在一个影响青年鸡体重的数量性状座位(QTL),IGF-Ⅰ基因处于该区域内。认为IGF-Ⅰ基因是产生这种QTL效应的主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丝羽乌骨鸡和肉鸡IGF-Ⅰ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测定,发现在其5’端调控区存在一处单碱基突变:C→A。肉鸡中大部分都是突变型(A),而丝羽乌骨鸡则全部是野生型(C)。在丝羽乌骨鸡和肉鸡杂交产生的F2代群体中进行基因型鉴定,扩大样本量。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位点与一些生长、屠体性状相关显著,对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   该突变位于IGF-Ⅰ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距转录启始位点和“TATA”盒较近,而且该区段在几个物种中高度保守。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突变导致基因5’端启动子区域增加一个转录因子CdxA与之结合。CdxA是鸡体内特异表达的同源异形盒基因,其对消化器官,尤其是肠发育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纯化的外源表达的融合蛋白GST-CdxA与突变和非突变寡核苷酸序列相互作用的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MSA)体外证明了突变确实增加了转录因子CdxA与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转录因子cDxA能够使报告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增加。因此,突变型个体IGF-Ⅰ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也要比非突变个体的水平显著增加。由于转录因子CdxA在鸡出生后仅在肠上皮细胞中表达,虽然IGF-Ⅰ基因在肝脏及其全身多种组织、器官表达,但除了肠上皮细胞外,其他组织、器官没有转录因子与IGF-Ⅰ基因相结合,所以突变型个体仅在肠组织中IGF-Ⅰ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上升,其它组织中则无变化。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和放射性免疫实验技术,检测了突变和非突变型个体IGF-Ⅰ基因在肝脏、小肠中的转录、表达情况。  
其他文献
抑制素(inhibin,INH)是一种主要由性腺产生的,由α和β亚基通过二硫键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质激素,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TGF-β)超家族成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