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童教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联合国系统最大的专门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性别平等纳入全球发展优先事项,致力于消除一切障碍,改善女童教育环境,扩大女童受教范围,提高女童教育的质量。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域性别差距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女童教育最为落后的地区。为此,UNESCO将目光投向贫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计划地对该地区女童开展教育援助行动。本文研究UNESCO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开展的女童教育援助行动,有助于深入理解UNESCO在世界女童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提升人们对国际教育援助必要性的认识。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通过收集UNESCO和受援国官方报告、项目手册等翔实的一手资料,就UNESCO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女童教育援助行动展开系统研究。本文分为以下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核心概念予以分析界定,说明了研究思路及方法,总结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一章,阐述了 UNESCO开展撒哈拉以南非洲女童教育援助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民教育目标和“教育2030”的相继引导下,女童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女童一直面临严峻的社会环境和落后的教育境况,为此,UNESCO在该地区积极开展了女童教育援助工作。第二章,梳理了 UNESCO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进行的女童教育援助行动。在援助之初,UNESCO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女童教育实施了具体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该地区女童教育的情况。在此基础上,UNESCO通过召开不同层级的会议,与该地区内外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在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系统实施项目,协助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女童教育的发展。第三章,总结了 UNESCO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女童教育援助行动的特点。认为UNESCO在该地区进行的女童教育援助行动从宏观层面把握地区及国家整体情况,在微观层面倾听女童个体心声,组织内外合作体系有效运作,在援助内容及策略上注重发挥受援方主体性。第四章,对UNESCO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所开展的女童教育援助行动进行评价。研究表明,UNESCO对这一地区女童教育的援助行动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放眼全球,援助工作对世界女童教育的发展及性别平等的实现发生着深刻的影响。UNESCO实施的援助行动也为中国开展国际教育援助带来了启示,中国应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扩大对外教育援助,加强与各多边与双边机构的合作,多层面开展教育援助行动,注重受援方造血机制的形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大国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