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下进一步前行,农民问题深受各个领域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三农”问题,是全国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最关键的就在于,如何让农民有一个平稳的增收。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最根本的所在还是农业,当然农民的主要收入还是通过农业劳动获得。但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拉大趋势。因此,农民如何实现稳步的增收,是当前要重点关注并解决的。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了解到,农业财政政策或者财政支农资金对于农民增收的问题的解决都有很好的效果。鉴于此,本人以河源市财政支农支出政策研究为基础,对其予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同时也探索出效果更加优良的支农方式,在河源市农民增收问题上,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文以1988-2016年河源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河源市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等数据为依据,以统计学分析方法为手段,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从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结构、比例变化分析河源市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同时对河源市农村居民收入变动过程分四个阶段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图表分析法对各个阶段的收入的变动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农民四大收入的构成分项进行趋势分析,通过与全国、全省以及发展水平相近城市的比较找差距、找原因。利用统计数据处理软件(EVIEWS),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平稳性检验以及协整分析中的最小二乘法,建立OLS回归模型方程,实证分析河源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河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及财产和转移净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特别是对财产和转移净收入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河源市委市政府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支出的力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利农的财税支持政策,拓宽农民收入增收渠道,推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加快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