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汉语文化教材对国际汉语文化教学至关重要。由于国际汉语文化教学研究起步晚、文化大纲缺位,致使现有文化教材良莠不齐。而评价文化教材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看贯穿文化教材的文化取向是否正确、选取的文化内容是否恰当,不仅如此,这还是影响文化教材编写意图的重要因素。国际汉语教学本质上即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它以培养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学就更是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因此,国际汉语文化教学自然离不开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指导。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跨文化交际及相关理论,针对《文化中国》与《解读中国》的文化取向进行研究,试图探讨国际汉语文化教材应如何正确把握文化取向、如何选取恰当的文化内容,从而有效刺激学习者,帮助他们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切实发挥文化教材服务于文化教学以及促进学习者学习的效用,力图为未来国际汉语文化教材的编写、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二章先介绍了《文化中国》与《解读中国》的基本概况,然后结合图表,统计、梳理了这两本文化教材的内容编排情况。第三章在跨文化交际及相关理论指导下,分别对《文化中国》与《解读中国》的中外文化取向、古今文化取向以及价值观取向进行了统计分析。第四章针对教材的课文内容进行了文化偏误认定,并探讨、分析了造成偏误的原因。第五章根据前文,总结概括了《文化中国》与《解读中国》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国际汉语文化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通过研究《文化中国》与《解读中国》的文化取向,本人发现国际汉语文化教材应该重视中外文化对比、古今文化对比以及对价值观的解说,以此来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由于文化的复杂性,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文中所提及的内容及建议不够全面、深入,还需在今后不断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