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放疗后伤口引流液对MCF-7细胞的生长及凋亡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j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单次电子线照射(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 with electrons ,ELIOT)治疗后24小时乳房伤口引流液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并传代后行实验分组:分组一:选用空白对照A组及ELIOT治疗后患者乳房四种不同浓度(B1组-5%、B2组-10%、B3组-20%、B4组-50%)伤口引流液加入至MCF-7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分组二:选用空白对照A组及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部位患者伤口引流液[B组-ELIOT治疗后乳房伤口、C组-单纯保乳乳房伤口、D组-ELIOT治疗后腋下伤口、E组单纯保乳腋下伤口)和F组-单次电子线照射MCF-7细胞、G组-将单次电子线照射MCF-7细胞后加ELIOT治疗后乳房伤口引流液培养(模拟术中放疗)],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24h、48h、72h细胞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法检测分组二中各组24h凋亡率。结果:加入ELIOT治疗后乳房伤口引流液后MCF-7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均增加,且浓度越大,抑制率越大。实验组、模拟术中放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性,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凋亡率之间有显著性,P <0.001,实验组与模拟术中放疗组凋亡率有显著差异性,P<0.001。ELIOT治疗后乳房伤口引流液中MCF-7细胞的凋亡率增加;MCF-7细胞被照射后在ELIOT治疗后乳房伤口引流液培养,其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ELIOT治疗后乳房伤口引流液使MCF - 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加,同时增加肿瘤细胞凋亡,不利于肿瘤细胞生长。
其他文献
教师科研被认为是教师主体性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广受推崇。然而教师科研活动的主体虽然是教师,但是其往往受到自身背后权力关系的层层把控。教师科研话语虽然出自教师之口,却未
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始于1972年,当年尼克松总统的国务卿亨利&#183;基辛格与记者詹姆斯&#183;雷斯顿先生访华时,雷斯顿先生突发急性阑尾炎,接受针刺治疗。针刺明显止痛的效果令基辛
目的:研究ING4(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和IL-24(人白细胞介素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对肺癌的抑瘤增效和化疗增敏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携带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的重组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如何将新课改理念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是值得每位老师深思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想法等,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
大田条件下,通过测定功能叶片光系统PSⅡ中心的光化学效率指标,调查了多功能生物制剂"多霸Ⅱ"对山东一些地区普通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功能制剂100倍、150倍
理想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堂感受。当前,为小学生构建幸福课堂,已经是新时期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对于小学生而言,相对于其他学科,数
<正>本刊讯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4)》。《推广目录》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要求,涵盖了绿色建筑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绿色建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微小RNA 17-5P(miR-17-5p)、内膜中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4月在该院妇
研究了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催化缓冲液中天冬酰胺的反应过程,考察了底物浓度、给酶量、温度、搅拌速率等条件对固定化酶在缓冲液中间歇催化反应
目的探讨125I粒子低剂量率持续照射对HepG2肝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125I粒子低剂量率连续照射肝癌细胞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为临床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